[1]李绪兴.渤海鲈鱼食性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7,4(4):86-89.
[2]徐跑,严小梅.我国欧洲鳗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1997,5(5):81-84.
[3]王金秋,徐兆礼,陈亚瞿,堵南山.长江口枝角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9,5(5):65-68.
[4]徐忠法.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与标准化[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
[5]郑光明 | 李新辉.鱼类线粒体DNA的研究及其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
[6]科研,创新,改革,发展[J].中国水产科学
[7]《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8]刘萍.DNA标记技术在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申的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2000,2(2).
[9]蒋耀青.抗冻蛋白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
[10]《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1]《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2]魏育红,薛仁宇,曹广力,贡成良,陈伟刚,吕梅良.乙醇固定中华绒螫蟹组织的DNA提取方法[J].中国水产科学,2000,4(4).
[13]《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4]曾勇 | 鲁大椿.稀有鮈鲫(Gobiobypris rarus)的染色体组型研究[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
[15]《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6]张兴忠 | 申艳 | 冯光化.生物技术在水产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
[17]《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8]《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19]《中国水产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产科学
[20]张四明.鱼类异源群体与地方天然群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的遗传管理[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