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频率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消化酶、组织结构及脂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谢苏明(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生态养殖研究.E-mail:xiesuming0797@163.com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特色淡水鱼体系项目(CARS-46);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6)100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8JBFR01).


Effects of feeding frequency on digestive enzymes, histomorphology, and gen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c enzymes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reared in in-pond raceway culture system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研究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投喂频率(2 次/d、3 次/d、4 次/d)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体成分、肠道消化和肝脏组织结构及脂蛋白酯酶(LPL)和肝脂酶(HL)基因相对表达丰度的影响, 选用平均体重为 (5.0±0.4) g 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 在池塘工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 120 d 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投喂频率对鱼体全鱼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 投喂频率 2 次/d 组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而 2 次/d 组体脂肪含量低于投喂 3 次/d、4 次/d 组, 体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均不受投喂频率的影响(P>0.05); 投喂频率 2 次/d 组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 4 次/d 投喂组(P<0.05); 投喂频率对大口黑鲈肠道绒毛高度和宽度影响不显著 (P>0.05), 4 次/d 组肠道绒毛排列整齐度下降且肌层厚度显著低于 2 次/d 和 3 次/d 组(P<0.05)。肝脏组织学显示, 投喂频率越高肝脏脂肪堆积加重, 相对于 2 次/d 和 3 次/d 组, 4 次/d 组肝细胞偏移、空泡化的现象较明显。在第 60 天和 90 天, 2 次/d 组 LPL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 4 次/d 组(P<0.05); 而在第 120 天时, LPL 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 次/d 组 HL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 4 次/d 组(P<0.05)。综合分析, 在饱饲投喂条件下, 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的适宜投喂频率为 2 次/d。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谢苏明,徐钢春,王裕玉,聂志娟,孙毅,李全杰.投喂频率对池塘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消化酶、组织结构及脂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1,28(2):157-166
XIE Suming, XU Gangchun, WANG Yuyu, NIE Zhijuan, SUN Yi, LI Quanjie. Effects of feeding frequency on digestive enzymes, histomorphology, and gene expression of lipid metabolic enzymes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reared in in-pond raceway culture systems[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1,28(2):157-16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2-1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