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篮子鱼鳃寄生多唇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病理观察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吴建绍(1976–),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病害防治.E-mail:924356863@qq.com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7FJSCZY03).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polylabrisosis in mottled spinefoot, Siganus fuscescen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2019 年 10—11 月, 福建省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科研中试基地池塘养殖的褐篮子鱼(Siganus fuscessens)暴发以鳃苍白为主要症状的马氏多唇虫病。濒死病鱼体表外观完好, 缓游或浮于水面, 有时间歇性快速游动, 最后身体失衡死亡。临床解剖显示: 病鱼鳃丝发白, 镜检可见鳃丝上有大量寄生虫, 鳃、肝、心脏、脾、肾和肌肉呈现出贫血状态。组织病理观察发现: 病鱼的鳃、肝、心脏、脾、肾脏等组织器官均发生病理变化, 组织器官内几乎无血红细胞。 经形态学观察, 虫体呈近纺锤形披针状, 具有 2 排微杯型吸铗的高度特化后吸器, 交接器为圆锥形几丁质管结构。 基于虫体形态特征和 28S rDNA 序列分析, 结果显示病原虫体为马氏多唇虫相似种(Polylabris cf. mamaevi)。结合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解剖、病原形态学观察、28S rDNA 序列分析和组织病理观察, 确定此次褐篮子鱼暴发的 “白鳃病”由马氏多唇虫相似种大量寄生感染引起的。本研究为褐篮子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吴建绍,杨求华,陆振,许朝辉,朱志煌,周宸,葛辉.褐篮子鱼鳃寄生多唇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病理观察[J].中国水产科学,2021,28(3):355-363
Wu Jianshao, Yang Qiuhua, Lu Zhen, Xu Chaohui, Zhu Zhihuang, Zhou Chen, Ge Hui.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polylabrisosis in mottled spinefoot, Siganus fuscescens[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1,28(3):355-36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1-03-3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