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上游3种鲌的营养生态位比较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倪文静(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渔业资源.E-mail:niwenjing0611@163.com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927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900903); 重庆市水产科技创新联盟项目(202118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2020TD0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2021CG02).


Trophic niche comparison of three species of Culter from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了解长江中上游鲌属鱼类种群动态和种间营养关系, 本研究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 对来自长江中上游 3 个区域的达氏鲌(Culter dabryi)、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和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样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特征和营养生态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3 种鲌的 δ13C 值在各区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 δ15N 值仅在上游江段差异显著(P<0.05), 表明三者间食物来源和营养级位置存在空间上的差异。多营养生态位指标结果显示, 在长江中上游, 蒙古鲌的食物来源更为广泛, 占据的营养生态位空间总量较大, 且在大多数情况下, 蒙古鲌的生态位宽度大于达氏鲌和翘嘴鲌, 这可能与蒙古鲌独特的摄食器官有关。3 种鲌在长江中上游各江段的食性竞争存在差异, 其中, 蒙古鲌与翘嘴鲌、达氏鲌的重叠度相对较高, 而翘嘴鲌与达氏鲌之间重叠度较低甚至无重叠, 表明在长江中上游水域, 蒙古鲌由于对不同饵料资源的利用能力强而易与其他两者出现食性竞争, 而翘嘴鲌与达氏鲌因对各自优势饵料的摄食偏好性强, 在食物资源维度上出现了一定的生态位分化。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倪文静,邓华堂,何春,蒲艳,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段辛斌.长江中上游3种鲌的营养生态位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23,30(2):236-246
NI Wenjing, DENG Huatang, HE Chun, PU Yan, TIAN Huiwu, LIU Shaoping, CHEN Daqing, DUAN Xinbin. Trophic niche comparison of three species of Culter from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3,30(2):236-246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4-2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