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部近海带鱼营养生态位可塑性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亓慧煜(199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学.E-mail:qhy17861165426@163.com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2372, 41906074); 上海海洋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10021); 温台渔业资源专项调查项目(158053).


Trophic niche plasticity of Trichiurus lepturus in the offshore waters in southern Zhejiang, China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分析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营养生态位的可塑性, 基于 2020 年浙江南部近海渔业资源调查捕获的带鱼样本, 通过测定其肌肉的 δ13C、δ15N 值, 比较带鱼营养生态位的性别、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 以探究带鱼的种内营养分化及其共存机理。结果显示, 浙江南部近海带鱼 δ13C 值的范围为‒19.60‰~‒15.62‰, 平均值为‒17.20‰, δ15N 值的范围为 10.29‰~14.88‰, 平均值为 12.44‰; 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带鱼 δ13C 值、δ15N 值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以及极显著的性腺成熟度和季节差异(P<0.01); 从个体发育角度, 随着性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 带鱼有向高营养级饵料摄食的趋势, 在不同性腺发育阶段其营养生态位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相较其他性腺发育阶段, Ⅱ期性腺组带鱼具有更宽的营养生态位以及最低的营养冗余程度, 从营养角度表明, Ⅱ期性腺带鱼对饵料资源的适应能力更强, 营养分布也更为均匀; 在各季节间带鱼的营养生态位也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 夏、秋两季带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幅相近, 春季最小, 与春、秋两季相比, 夏季带鱼所摄食饵料具有更高营养级, 且夏季与春季的带鱼存在明显的营养生态位分离; 基于性别差异因素比较分析, 雄性带鱼营养生态位略宽于雌性, 但雌性带鱼组营养多元化程度更高, 营养分布也更为均匀。研究表明, 浙江南部近海带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较大, 不同性别、性腺发育阶段以及不同季节营养生态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和重叠现象, 表明带鱼占有和利用不同资源的能力较强, 且具有较强的共存能力。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亓慧煜,魏秀锦,高春霞,韩东燕.浙江南部近海带鱼营养生态位可塑性[J].中国水产科学,2023,30(4):502-514
QI Huiyu, WEI Xiujin, GAO Chunxia, HAN Dongyan. Trophic niche plasticity of Trichiurus lepturus in the offshore waters in southern Zhejiang, China[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3,30(4):502-51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2-14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3-08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6-30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