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鲢酯酶同工酶的类型与生长的相关性及其在原种保存中的应用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市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市4340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沙市434000;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分析了长江白鲢肝脏酯酶同工酶(EST),发现9种类型,(代号:A,B,C,D,E,F,G,H,I型)。测得9种表型的频率分别为:0.210,0.095,0.133,0.048,0.095,0.057,0.305,0.019,0.038。在EST↓(3)和EST↓(4)两个位点上存在多态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余来宁,方耀林,宁宗德,郑卫东,倪朝辉.长江白鲢酯酶同工酶的类型与生长的相关性及其在原种保存中的应用[J].中国水产科学,1995,2(5):0-
.[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1995,2(5):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0-04-0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