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尔霍夫射线模型的鲫和鳊目标强度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2.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出青年”项目(2022CFA058);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CARS-45-22);


Target strength of Carassius auratus and Parabramis pekinensis based on Kirchhoff-ray mode model
Author:
Affiliation:

Yangtze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und Project: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of China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2022CFA058); National Bulk Freshwater Fish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CARS-45-22)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鱼类目标强度是将声学信号转换成绝对资源量的关键参数, 同时也是渔业声学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提高声学方法在大宗淡水鱼类资源评估中的准确度, 本研究采用X光射线扫描获取了20尾鲫(Carassius auratus)和19尾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样品的鱼鳔和鱼体形态学参数, 使用基尔霍夫射线模型计算了每尾鱼在不同频率和不同姿态倾角下的目标强度, 并建立了在3种声学调查频率下鲫、鳊的目标强度(TS)和体长(BL)关系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 鱼类姿态倾角对TS有着显著影响, 鲫、鳊TS随姿态倾角变化的指向性图案有着相似的频率特征, 随着频率的升高, TS受倾角的影响更敏感, 且体长较大的个体有着更复杂的变化。在N[90°, 10°]的姿态倾角分布下, 频率分别为70 kHz、120 kHz和200 kHz时, 鲫的平均TS与BL的拟合方程依次为TS=20lg(BL)?64.71、TS=20lg(BL)?65.46、TS=20lg(BL)?65.81, 鳊的平均TS与BL的拟合方程依次为TS=20lg(BL)?65.40、TS=20lg(BL)?66.02、TS=20lg(BL)?66.47。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大宗淡水鱼类的目标强度测量、声学识别及资源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1-09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7-20
  • 录用日期:2025-07-28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