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DHA合成关键酶基因及其转录调控研究进展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2.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HSY202303M, 2020TD3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H2023C055)


Research progress on key enzyme genes involved in DHA biosynthesis and their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in fish
Author:
Affiliation:

1.Heilongjiang River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2.College of Fisheries,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und Project:

Central Public-interest Scientific Institution Basal Research Fund,HRFRI (HSY202303M);Central Public interest Scientific Institution Basal Research Fund (2020TD31);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LH2023C055)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22:6n-3)是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的一种n-3型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LC-PUFA),在婴幼儿脑和视力发育中不可或缺,并具有调节血脂、抑制肿瘤生长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等生理功能。鱼类是人们获取DHA的重要来源。然而,随着野生海洋鱼类资源的下降和养殖鱼类产量的不断攀升,未来从养殖鱼类中获取DHA的比重预计将显著提升。新近研究表明,基于对DHA合成核心因子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解析,通过基因操作或选育等手段有望提高养殖鱼类DHA的内源合成能力,从而减少饲料中鱼油的配比,并增加鱼体DHA含量。在LC-PUFAs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酶(elongases of very long-chain fatty acid, Elovl)和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s, Fads)分别通过延长碳链和引入双键,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鱼类DHA合成途径及在各节点起关键作用的Elovl和Fads基因家族成员;探讨了这些基因的分工、功能的补偿和多样性;在启动子水平分析了转录因子对上述关键酶基因的不同调控模式及其对DHA合成的影响。本文旨为利用基因编辑或分子模块设计等技术开展养殖鱼类DHA合成能力的遗传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1-3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3-11
  • 录用日期:2025-03-20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