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及其鲸类的生态作用评价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专项,辽宁省联合基金项目面上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22 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Evaluation of ecosystem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cological role of cetaceans in the adjacent waters of Zhangzi Island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D Program of China,Liaoning Province Joint Fund Project Project,Liaoning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022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探讨海洋哺乳动物与渔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基于生态系统渔业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随着獐子岛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养护的不断向好,小鳁鲸(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unameri)等鲸类数量逐渐增加,同时中上层拖网和近海休闲海钓等渔业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鲸类的饵料资源,鲸类与渔业在食物网内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基于Ecopath软件构建了獐子岛邻近海域食物网模型,评价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并分析鲸类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作用及其与主要渔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獐子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中各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为1~4.24,其中小鳁鲸营养级为3.76,江豚为最高营养级物种(4.24),江豚的关键度指数(?0.53)及相对总影响值(0.33)均高于小鳁鲸(?0.82、0.17)。混合营养效应(MTI)分析表明,小鳁鲸及江豚对第IV和第III营养级物种的消极影响均大于其积极影响,其中江豚对食物网造成的消极影响最大(7.5%),其对第Ⅲ营养级物种影响最为强烈,分别造成14.5%积极影响和22.2%的消极影响;渔业方式中中上层拖网(30.8%)及休闲垂钓(26.7%)对食物网造成的消极影响最高。该生态系统中鲸类消费量仅占各物种总消费量的0.3%,潜水捕捞(39.2%)及中上层拖网(24.5%)渔获量占总消费流量比例最高。此外,生态位重叠指数显示,江豚与中上层拖网之间的资源竞争程度较高(0.75),而小鳁鲸和江豚与总渔业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仅分别为0.03和0.33。两种鲸类中江豚与渔业的作用强度更高,但两者捕食对研究区域的食物网影响均远低于渔业开发。研究结果为实现区域海洋哺乳动物保护与渔业资源的协同管理提供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3-1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5-05
  • 录用日期:2025-05-07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