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南极磷虾夏季适生区分布变动预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极地渔业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3.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8076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4TD02)


Predicting the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the summer suitable habitat for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under climate chang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也是重要的极地渔业目标种类。气候变化下,多种环境因素的复杂变化对南极磷虾分布带来不确定性影响。本研究采用KRILLBASE和GBIF数据库中1993—2016年夏季南极磷虾分布数据,选取海表面温度、海冰密集度、海表面盐度等9个环境参数,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了南极磷虾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当前夏季环南大洋南极磷虾的适生区分布及其未来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南极磷虾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按贡献率高低依次为离陆架坡折距离、海冰密集度、海表面温度和海底深度,四者的累计贡献率超过90%。在极锋以南海域中,当前南极磷虾适生区总面积为1.3×10? km2,占研究区域的40.44%,其中高适生区仅占适生区的12.53%。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极锋以南海域南极磷虾适生区总体上呈现总面积减少、高适生区面积增加以及适生区重心均向更高纬度移动的趋势,但不同扇区的变化趋势差异明显。其中,大西洋扇区各等级适生区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呈多样的变化;拉扎列夫和普里兹扇区适生区总面积减少,但高适生区明显扩张;罗斯扇区适生区总面积增加,中适生区和高适生区明显扩张。本研究可为科学认知气候变化下南大洋南极磷虾栖息地变动以及南极磷虾渔业科学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4-30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8-08
  • 录用日期:2025-08-2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