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探究双酚S胁迫对河蚬的生殖内分泌干扰效应及机制, 本研究针对淡水环境中双酚S污染现状, 以双壳贝类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 设置暴露实验, 进行转录组构建及分析, 测定河蚬性腺组织类固醇激素水平, 观察性腺组织显微结构, 并测定河蚬生殖内分泌关键基因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相关受体(ERR)、卵黄蛋白原(Vtg)、17α-羟化酶(CYP17)、3β-羟类固醇脱氢酶(3βHSD)和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的表达水平。暴露实验设置对照组和1、10、100 μg/L双酚S实验组, 开展28 d暴露实验, 分别于0 d、1 d、3 d、6 d、10 d、15 d、21 d和28 d对河蚬性腺组织进行取样。取对照组和28 d, 100μg/L 双酚S实验组进行转录组学构建及分析, 结果表明双酚S胁迫下性腺发育相关基因ER、ERR和Vtg均聚类在上调类中, 而与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7、3βHSD和17βHSD则聚类在下调类中。GO和KEGG富集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细胞凋亡和嘌呤代谢等通路, 其中与性腺发育和生殖相关受体通路被显著富集。对暴露实验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浓度双酚S暴露下的河蚬性腺组织进行类固醇激素水平测定, 发现不同浓度的双酚S对河蚬性腺组织中的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和孕酮(P)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且呈现浓度-剂量效应。观察28 d对照组与3个实验组河蚬性腺组织的显微结构, 发现随着染毒浓度增加, 卵母细胞变形且排列疏松, 精巢组织内精子数量减少, 间空隙变大, 推断双酚S胁迫对河蚬性腺发育与成熟具有抑制作用。最后荧光定量结果表明, 双酚S胁迫能够促使ER、ERR和Vtg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 而CYP17、3βHSD和17βHSD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 并发现其具有时间-剂量效应。本研究证实双酚S暴露能够影响河蚬生殖内分泌相关基因表达, 抑制河蚬类固醇激素合成, 从而抑制性腺组织发育和成熟, 具有严重的生殖毒性。本研究结果为贝类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并为探究内分泌干扰物(EDCs)对软体动物生殖内分泌干扰机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