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生态净养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形态特征、脂肪代谢及肌肉品质等的影响,并确定草鱼最佳净养时间。【方法】研究以高密度养殖的商品规格草鱼为实验对象,净养养殖周期为28 d。【结果】结果显示:相较0 d,14 d、21 d和28 d净养组草鱼体重、脏体比、肥满度以及草鱼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短期净养对肌肉氨基酸组成及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影响较小,而14 d净养组的草鱼肌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著高于0 d(P<0.05)。从分子层面来看,7 d、14 d、21 d、28 d净养组草鱼肝脏中的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水平较0 d显著下降,而脂肪分解关联基因——脂蛋白酯酶(LPL)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表达水平较0 d显著升高(P<0.05),并在21 d达到最高点。相较0 d,14 d净养组草鱼背部肌肉黄色值显著降低,pH值显著升高,而7 d、14 d和21 d净养组草鱼肌肉的滴水损失率和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7 d、14 d和21 d净养组草鱼背部肌肉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较0 d显著升高(P<0.05),并在14 d达到最大值,而肌纤维直径显著减小(P<0.05)。21 d净养组肌肉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较0 d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整个净养周期内无显著变化。相较0 d,7 d、14 d和21 d净养组肌肉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8和细胞凋亡关键分子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综上,生态净养可降低肌肉脂肪含量,有效改善草鱼体型及肌肉品质,且14天的净养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将为生态净养技术在草鱼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