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了解渔业捕捞活动的空间分布机制对于渔业资源评的可持续开发及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策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2–2023年黄渤海拖网渔船的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结合九个可能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环境因子,构建增强回归树(Boosted Regression Tree, BRT)模型,系统评估捕捞努力量与环境因子关系;应用Getis-Ord Gi*热点分析方法识别各月的高强度作业区域(即中心渔场),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BRT模型拟合度较高,较好的呈现了环境因子对捕捞努力量的驱动作用。其中,离岸距离、底层水温、海面高度和水深的变量重要性得分分别为18.13、16.75、16.50和16.25,是影响捕捞努力量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空间热点分析表明黄渤海拖网捕捞努力量呈现显著聚集分布模式,并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捕捞“热点”区域在冬季(12-2月)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及南部,随后在春季(3-4月)向北部及近岸区域转移,秋季(9-11月)主要捕捞区以连续条带状分布于近岸海域。本研究可为理解拖网捕捞的环境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黄渤海区域渔业资源管理与空间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