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4):0.
摘要:根据1992年-1993年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大面定点底拖网试捕的渔获物,对渤海27种鱼类和10种虾蟹类的3801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并与10年前渤海鱼类的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蓝点马鲛、小黄鱼和白姑鱼等主要捕食鱼类胃含物中鳀鱼的比例较10年前明显增加,鱼类的食性类
1997(4):0.
摘要:对碧流河水库斑鳜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1)斑鳜以小型野杂鱼类和虾类为主要食物,其中鰕虎鱼、餐条和虾类的出现率分别为24.64%、12.23%和22.08%。鲢、鳙在斑鳜的食谱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出现率为5.66%、2.74%。(2)体长21.5cm以上的斑鳜对鲢、鳙鱼种造成危害,可
1997(4):0.
摘要:蛤蟆通水库的鱼类区系组成现有鱼类9科26种,其中鲤科鱼类占62%。实行人工放养后鲢、鳙占优势,年产量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鲢、鳙的体长(L)与体重(W)相关关系式分别为Logw↓(H)=2.9658LogL-1.6788、Logw↓(A)=3.1254LogL-1.9245。同时应用vonBertalanffy生
1997(4):0.
摘要:<专刊>= <栏目>=综述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1997(4):0.
摘要:<专刊>= <栏目>=研究简报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1997(4):0.
摘要:<专刊>= <栏目>=研究简报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1997(4):0.
摘要:15种海产饵料微藻在超低温(-196℃)下保存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波海红胞藻和中肋骨条藻未能活化复苏外,其余13种微藻都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活化复苏,进行正常的生长繁殖,只是各种微藻的生长延缓期和生长率各有不同。细小裂面藻的延缓期最短,为4天,15天的平均生长率最大(K=
1997(4):0.
摘要:根据70至80年代东海外海绿鳍马面鲀资源和产卵场调查等资料以及1974年以来马面鲀渔汛生产情况,分析研究了东海区马面鲀资源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海区黄鳍马面鲀的分布范围和主要渔场正在逐渐扩大,渔期延长,年产量在波动中增长,资源量趋于上升,但渔获物以补充群
1997(4):0.
摘要:根据生态调查和筏式育苗效果的比较,采取了调低海水比重,每十天浸泡苗帘一次的方法清除杂藻。海水比重调节幅度在1.021-1.016之间,逐步降低海水比重浸泡苗帘,清除杂藻和各种动物幼虫,使江蓠育苗取得了成功。 <专刊>= <栏目>= <图片>=N <表格>=N <连载>=
1997(4):0.
摘要:<专刊>= <栏目>=研究简报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张晓华 , 徐怀恕 , Peter Robertson , Brian Austin
1997(4):0.
摘要:本文对13株不同来源的副溶血弧菌的外膜蛋白及其抗原性进行了比较研究。13株副溶血弧菌的外膜蛋白有相似的SDS-PAGE图谱。大多数菌株有五条主要的蛋白质,其大致分子量分别为:a、69kDa;b、63kDa;c、40kDa;d、30kDa;e、28kDa。其中蛋白质b是所有菌株共有的。与吸附后的兔
1997(4):0.
摘要:<专刊>= <栏目>=研究简报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