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8(3):0.
摘要:以人工授精所获得的中国鲎胚胎及其幼体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授精后的静置时间、温度、盐度、重金属等对中国鲎胚胎和三叶幼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授精后静置时间1min即可,不必长达1h;中国鲎胚胎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盐度20;中国鲎三叶幼体发育的最适
2001, 8(3):0.
摘要:利用东海区1956~1995年计40年的海洋捕捞产量统计数据,研究东海区小黄鱼等10个主要种类渔业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东海区主要种类渔业发展过程符合渔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经历未开发、开发中、成熟和衰退4个阶段,且主要种类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马面鲀等渔业大多处于成
2001, 8(3):0.
摘要:首次对6种琼胶寡糖的分子量,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琼胶寡糖的ESI-MS谱图非常清晰,能准确判断出琼胶寡糖的分子量。这些寡糖只出现[M+Na]↑(+)加成离子,而不出现[M+1]↑(+)的准分子离子,且[M+Na]↑(+)分子离子峰均特强
2001, 8(3):0.
摘要:根据网箱渔场老化的主要特征,并参照渔业环境标准,半定量地描述海水网箱渔场老化程度和风险大小,初步建立了渔场老化风险评价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渔场老化程度、风险大小与海水养殖所受污染损害基本一致。 <专刊>= <栏目>=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2001, 8(3):0.
摘要:采用SDS-PAGE技术和免疫酶斑点法(Dot-ELISA),对罗非鱼、草鱼、鲫、鳙和鲤5种淡水鱼的血清免疫复合物(I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鲤科的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小,丽鱼科的罗非鱼与鲤科的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有差异但较小。2%PEG能较好地沉淀5种鱼血清IC,且不同鱼
2001, 8(3):0.
摘要:对在不同温度和摄食水平条件下饲养的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的鱼体生化组成和比能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实验温度为28℃时,同一体重组鱼的含水量随摄食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干物质、脂肪含量和比能值则随摄食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对饱食鱼的生化组分的影
金显仕 , Johannes Hamre , 赵宪勇 , 李富国
2001, 8(3):0.
摘要:根据10多年在黄海中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越冬场进行的声学/拖网调查生物量评估结果,利用调谐有效种群分析方法(VPA)对黄海鳀鱼资源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鳀鱼限额捕捞工作内容和程序框架。并根据2001年鳀鱼生物量情况推荐,F↓(0.1)为0.7时
2001, 8(3):0.
摘要:采用3种降盐度梯度研究海湾扇贝(Argoperten irradians)幼贝的耐盐极限及其组织学性状。幼贝壳长(3.7±0.2)cm,水温21~23℃。结果表明,盐度每天降1时,幼贝的耐盐性最强,其下限为8;盐度每天降3的耐盐性次之;变梯度降盐度(盐度19以上时每天降3,19以下每天降1),
2001, 8(3):0.
摘要:木瓜蛋白酶经戊二醛固定于自制的甲壳质上制成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其水解甲壳胺的最佳条件是:45℃,pH4.0的1%的甲壳胺溶液(醋酸缓冲液配置),酶/底物比1:3.5(质量比)。震荡反应24h后,用超滤器分离不同分子量的甲壳胺低聚糖产物,结果产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0的甲壳胺低
2001, 8(3):0.
摘要:<专刊>= <栏目>=综述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Q557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2001, 8(3):0.
摘要:用矩阵形式描述了放养捕捞的数学模型,对主要变量——回捕率的估测方法(渔获物年龄组成法,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和标志回捕法)进行了说明。用渔获物年龄组成法和历史放养捕捞数据法,估算了大伙房水库鲢、鳙的牧养回捕率,还对目前牧养群体资源研究中参数求解问题提出了相应
2001, 8(3):0.
摘要:将呋喃唑酮、磺胺嘧啶和诺氟沙星各以3种水平分别混入饲料中投喂甲鱼(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投药饵时间分别为7d和14d。停药后24、72、120和240h分别取血液、肝、肾和肌肉测定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呋喃唑酮的吸收量甚微,4种样品中均未检出残留,说明该药只适用于肠
2001, 8(3):0.
摘要:利用稳定同位素碳比率δ↑(13)C(↑(13)C/↑(12)C)作为天然示踪物,对池塘养殖生态系(室内和围隔)中人工投喂配合饲料和天然饵料提供的能源物质对养殖中国对虾生长的贡献比例进行研究。室内分别以δ↑(13)C值不同的配合饲料和日本刺沙蚕喂养中国对虾(0.961±0.0
2001, 8(3):0.
摘要:研究了不同酶解的鳀鱼可溶性产物苦味及呈味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以及其水解时间、水解率对苦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延长和水解率的提高,几种水解液的苦味值都有不同程度增强。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复合水解液表现出随水解时间的延长,水解率提高明显,苦味强度上升
2001, 8(3):0.
摘要:试验以Cr↓(2)O↓(3)为指示物,测定草鱼对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蟹粉、肉粉、肠衣粉、酵母、菜饼、黄菜饼、黑菜饼、双低菜仔粕、豆粕、膨化大豆、芝麻饼、棉粕、玉米胚芽饼、玉米蛋白粉和酒糟粉17种试验原料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由基础饲料和试验原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