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9(3):0.
摘要:对鄱阳湖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幼体发育的5个阶段即Z↓(0)、Z↓(1)、Z↓(3)、Z↓(5)~Z↓(6)及Z↓(9)~Z↓(11)期进行观察,分析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谱带变化。结果表明,各期间幼体形态均有明显变化,幼体蜕皮次数随发育快慢
2002, 9(3):0.
摘要:取越冬前期、越冬期、初春期及夏季高温期3龄雌性尼罗非鲫(Oreochromis nilotica),对其腺垂体中外侧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其中外侧部主要由生长激素(GH)分泌细胞、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细胞和促性腺激素(GTH)分泌细胞所组成。对脑垂体结构的年周期观察结果表明,在卵黄
2002, 9(3):0.
摘要:用石蜡切片方法观察和分析饥饿和再投喂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消化器官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的影响。鱼样体重(8.25±0.5)g,体长(8.84±0.27)cm。从形态结构看,饥饿与再投喂前后食道无明显变化,而饥饿10、15 d的实验鱼胃壁变薄,幽门盲囊变小,肠管收缩,呈透明状
2002, 9(3):0.
摘要:用硝酸纤维素膜(NCM)印迹法测定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血淋巴碱性磷酸酶(ALP)的相对活性,以标准ALP梯度稀释液为参照,比较NCM印迹法与ALP测定试剂盒法对标准ALP梯度液的测定结果。数据回归分析显示,NCM印迹法所得结果同标准ALP梯度稀释液活性的回归关系极显著(P<0.01
2002, 9(3):0.
摘要: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0、5.0、6.0 cm 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
2002, 9(3):0.
摘要:对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的1株新型融合微藻(Tetraselmis sp.↑(-1))进行摇瓶混合培养,并分析光照强度对该培养条件下融合微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对融合微藻的生长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融合微藻生长速率为O.576 g/(L·d),是自养培养的7.38倍;2)在光照强
2002, 9(3):0.
摘要:从患病濒死尼罗罗非鱼肝脏分离到99-5-A和99-7-28菌株。经细菌学鉴定均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用这2菌株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尼奥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进行人工感染,均可使其致病。发病鱼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一致,呈出血性败血症。
2002, 9(3):0.
摘要:从多种海藻表面分离筛选到具有较高卡拉胶降解活性的菌株M-2,对该菌株所产卡拉胶降解酶的部分酶学性质和酶解产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M~2所产卡拉胶降解酶为诱导酶,具有热不稳定性,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2~38℃,而最适pH为6~8;酶的反应活性受多种离子的影响。经基体辅助
2002, 9(3):0.
摘要:以聚砜中空纤维为膜材料的超滤装置对扇贝边酶解液进行分离,分析酶解液超滤分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操作压力、温度、料液pH、体积浓度比率(VCR)等因素对膜透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操作压力在0.05~0.10 MPa,温度40~43℃,料液pH 7.0左右,并在超滤过程中采用间
2002, 9(3):0.
摘要:在水产动物饲料中适量添加诱食剂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防止水环境污染,从而促进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减少疾病发生。水产动物诱食剂种类很多,本文阐述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生物碱、脂肪、糖类、有机酸、含硫有机物、动植物组分以及中草药等诱食剂对水产动物的诱食效果及有关
2002, 9(3):0.
摘要:利用RAPD技术从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日本鳗(Anguilla japonicus)、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和美洲鳗(Anguilla rostrata)的DNA进行扩增,均得到1~13条大小不等的DNA片段,长度大部分在500~2 300 bp,其中14个引物共扩增出37个特异性标记,可用来区分这3种鳗鱼
2002, 9(3):0.
摘要: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达氏鳇(Huso dauricus)俄罗斯鲟(A.gueldenstaedti)、小体鲟(A.ruthenus)西伯利亚鲟(A.baeri)的基因组DNA为实验材料,用改进的DNA提取方法获得了完整的基因组DNA片段。通过25个SSLP及Ⅰ型引物对5种鲟鳇鱼的基因组DNA进行PCR多态性引物筛选
2002, 9(3):0.
摘要:于1990~1999年对珠江口、大鹏湾和大亚湾3个海域14种主要经济贝类进行麻痹性毒素(PSP)的毒性水平检测并比较其季节性变化和种间差异。采用麻痹性毒素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测定PSP毒性水平,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的僧帽牡蛎
2002, 9(3):0.
摘要:通过对FRP/1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及FRP/混凝土复合梁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剪切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以及对由聚乙烯、尼龙和钢纤维混杂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板的耐磨、耐腐蚀性能的比较试验,认为FRP/1年生植物纤维复合板可应用于玻璃钢渔船的上层建筑及船甲板;FRP/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