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10(1):0.
摘要:通过二倍体、三倍体杂交的方法制备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非整倍体。实验组设为2n♀×3n♂组、3n♀×2n♂组和3n×3n组,对照组为2n×2n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畸形率高,担轮虫孵化率及D形幼虫生成率等参数均降低,幼虫死亡率高。在担轮幼虫向D形幼虫转化期,实验组发育
2003, 10(1):0.
摘要:用Zymosan A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进行体外刺激,用NBT还原法测定血细胞吞噬活动中产生O↓(2)↑(-)的过程。结果表明,中国对虾血细胞在经刺激诱导的吞噬活动中有明显的呼吸爆发和O↓(2)↑(-)的产生;不同浓度的ZymosanA对血细胞产生O↓(2)↑(-)的
2003, 10(1):0.
摘要:对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幼体各时期在解剖镜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黑斑口虾蛄幼体发育经过11个假蚤状幼体期。在水温24~29℃、盐度22~32的条件下,从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发育至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历时24~27d;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发育
2003, 10(1):0.
摘要:分别用SDS、Sarkosyl及PMSF法分离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胶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主要外膜蛋白(MOMP),通过SDS-PAGE分析比较2种弧菌主要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SDS、Sarkosyl和PMSF法分离提取的鳗弧菌和溶藻胶弧菌外膜蛋白中,SDS-PAGE电泳图谱不
2003, 10(1):0.
摘要:用分别含1%(质量分数)的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水提取物的饵料连续28d饲喂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粘液的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大黄、穿心莲、板蓝根和金银花可使异育银鲫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2003, 10(1):0.
摘要:以BevertonHolt模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方程估算南沙群岛西南部陆架海域17种渔获种类的最佳开捕年龄,再用von Bertala nffy生长方程估算最佳开捕规格;初步研究该海域多鱼种底拖网作业的产量最佳网目尺寸和产值最佳网目尺寸均为65mm。建议实行最佳开捕体长和最佳网目尺寸的
2003, 10(1):0.
摘要:采用安藤芳明选择性培养基从自然发病明显的海带幼苗上分离出8株褐藻酸降解菌。研究表明,8株菌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褐藻酸钠,菌株A1和A2表现出较强的降解能力,接种1d后液体培养基即变清。温度是该菌大量繁殖的决定性因子,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7.5。褐藻酸钠质量分
2003, 10(1):0.
摘要:本试验以0.5%Cr↓(2)O↓(3)为指示物,按照“70%基础饲料+30%试验原料”的饲料配制方法,在可控条件的室内循环养殖系统中用2龄草鱼种(体重150~200g)对常用的饲料原料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进行测定。试验选用了进口鱼粉、国产鱼粉、蟹粉、肉粉、肠衣粉、酵母、菜饼、黄菜
2003, 10(1):0.
摘要:通过测定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含量变化研究了沙子、活性炭和沸石3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生长状况,比较不同载体上异养菌、亚硝化菌及硝化菌的性能。结果表明,附着于3种载体上生物膜的熟化过程相似,熟化时间相近。载体沙子、活性炭和沸石上附着生物膜的氨化作用速率(
2003, 10(1):0.
摘要:头足类耳石与鱼类一样,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载体,它具备2个基本条件,即:1)信息的输入稳定;2)所输入的信息能得到良好的储存。因此耳石研究可拓宽人类对头足类生物学的了解范畴,尤其是加深对繁殖生物学的认识,丰富渔业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从研究方法和应用方面,综述
2003, 10(1):0.
摘要:以杂交鲟(Huso huso♀×A.ruthenus♂)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pH及不同温度条件下胃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2.2~7.8时,蛋白酶随pH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及脂肪酶在偏碱性条件下才具有一定的酶活性,而且活性较弱。在20~40℃范围内,蛋白酶
2003, 10(1):0.
摘要: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野生翘嘴红(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和养殖翘嘴红肌肉的营养成分(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野生样品体重246.5~342.6g,采于2001年6月;养殖样品体重297.5~389.7g,采于2000年9月。结果表明,野生
2003, 10(1):0.
摘要:通过对访问Web数据库的现有技术进行分析与比较,着重介绍借助Web服务器以及Windows NT操作系统和IIS Internet管理系统,采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开发Web程序的技术方法,从而实现渔业统计数据库的动态访问。应用该技术可使广大互联网用户快捷进行渔业统计信息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