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10(6):0.
摘要:用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技术和鼠抗人芳香化酶抗体、兔抗人雌激素α受体与β受体亚型(ER-α和ER-β)抗体、兔抗人雌激素(E↓(2))抗体,对鲻鱼(Mugil cephalus)脑各部位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和E↓(2)、芳香化酶和ER-α、芳香化酶和ER—β、ER-α和E↓(2)的双染免
2003, 10(6):0.
摘要:以长缟鲹(Pseudocaranx dentex)孵化仔鱼为材料,通过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浸浴感染实验,明确病毒浓度越高,供试鱼被病毒感染的时间越早,病毒检出率越高;运用细胞组织病理学和酶联免疫(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的原理和方法,了解
2003, 10(6):0.
摘要:对中国海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不同栽培品系(种)及长海带(L. longissima)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进行12个酶系统的同工酶检测,获得了31个基因位点,酶谱分析结果说明,来自同一株海带的雌、雄配子体无性繁殖系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860”品系可能因杂合度大,导致该品
2003, 10(6):0.
摘要:利用1981年2、5、8和11月4个航次的海洋调查资料,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水域中、小型浮游桡足类隆剑水蚤科(Oncaeidea)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水域共出现隆剑水蚤9种,其中等刺隆剑水蚤(Oncaea medit
2003, 10(6):0.
摘要:以1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对虾池塘不同密度混养牡蛎试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不同密度混养牡蛎对虾池塘底质养殖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养牡蛎虾池底质中N、S、P营养指标随养殖进程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结束时,不同密度梯度牡蛎混养围隔底质污染程度不同,根
于海瑞 , 麦康森 , 段青源 , 马洪明 , Chantal Cahu , Jose Zambonino , 刘付志国 , 谭北平 , 张文兵 , 徐玮
2003, 10(6):0.
摘要: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到40日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仔、稚鱼及早期幼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进行研究。水温(24±1)℃时,孵化后0~5 d属于仔鱼期,6~20 d为稚鱼期,第21天起转为幼鱼期。大黄鱼仔鱼孵化3 d后开口摄食;开口时平均口径为240 μm,40日龄
2003, 10(6):0.
摘要:渔场海温速报是开展渔情分析和确定中心渔场的基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面积海洋环境参数分布图,由于大洋渔场超出了陆基卫星地面站的接收范围,发展船载遥感系统是提供远洋渔场海洋环境条件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介绍基于船载的北太平洋渔场海温速报系统、海表温度遥感
2003, 10(6):0.
摘要:采用棋盘式定点大面调查和中心渔场专项调查2种方式,于2001年5~8月对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渔场进行了渔业资源与渔场环境特征调查。调查范围为北太平洋152°00′E-171°00′W、39°00′N~43°00′N海域,渔场环境特征要素主要为各站点的温度、盐度、浮游植
2003, 10(6):0.
摘要:鱼类弹状病毒(Fish rhabdovirus)是一类引起鱼及其他水生动物致死性和流行性病害的重要病毒病原。对鱼类弹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是深入探讨这类病毒感染和致病机理、研制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的理论基础。本文就鱼类弹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包括Ⅳ基因、P基因、M基因、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