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3(6):0.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
2006, 13(6):0.
摘要:使用长PCR技术扩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15个种的核糖体DNA(rDNA)18S rRNA基因与28S rRNA基因之间约2.5kb的片段,并用7个限制性内切酶对该片段进行限制性位点分析。结果显示,使用LA Taq DNA聚合酶及GC Buffer结合长PCR技术能够很好地扩增鲟形目鱼类的rDNA。根据酶切图谱
2006, 13(6):0.
摘要:通过比较同源四倍体、倍间三倍体与二倍体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红细胞、红细胞核的形态大小差异,探讨不同倍性团头鲂的红细胞形态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团头鲂多倍体(同源4n和倍间3n)的红细胞数量显著低于二倍体(2n)团头鲂(P<0.05)。其中,倍间三倍体团头鲂每
2006, 13(6):0.
摘要:将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培养液逐种加入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阿米卡星3种抗生素处理,经检验后无杂菌污染。以该藻种为实验材料,以λTriplEx2为载体,利用SMART技术构建其cDNA文库。经测定文库滴度为6×10↑(6)pfu/mL,重组率为98%。利用PCR方法检测cDNA文
2006, 13(6):0.
摘要:山东、辽宁两省在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期间的5~7月,耳状幼体易发生一种以胃壁增厚、萎缩、溃烂为主要特征的“烂胃病”。从患烂胃病的耳状幼体中分离到1株细菌LW-1,人工回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同。通过API半自动化鉴定
2006, 13(6):0.
摘要:根据已发表的人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温敏胞外蛋白酶基因eprA1的核甘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以嗜水气单胞菌鱼源株Ah J-1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1005bp的胞外蛋白酶基因eprJ1,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pMD18-T载体中,构建克隆载体pMD-eprJ1。序
2006, 13(6):0.
摘要:利用二步法合成烷基多苷硫酸酯探讨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并对合成产物的溶解性、表面张力、临界胶团浓度、亲水亲油平衡值、乳化力和泡沫性能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以紫菜多糖和C↓(10)~C↓(18)脂肪醇为原料时,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118℃,催化
2006, 13(6):0.
摘要: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了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k)]部分基因组文库,并采用非影印的方法将转化子转移到硝酸纤维素滤膜上。用人工合成、并经放射性同位素[γ-↑(32)P]ATP标记的(CA)↓(15)探针对构建的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获得137个阳性克隆,经测
2006, 13(6):0.
摘要: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2个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群体:西班牙群体(S)和英国群体(E)进行群体间杂交及群体内自繁,得到了S( ♂)×S(♀)、E( ♂)×E(♀)、S( ♂)×E(♀)和E( ♂)×S(♀)4个组合的子一代。对各交配组合的受精率、孵化率、畸形率、30日龄和70日龄稚鱼的
2006, 13(6):0.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色)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3种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主要结果如下:(1)4种光照周期下,对虾3种消化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在完全黑暗、6μmol·m↑(-2)·s
2006, 13(6):0.
摘要: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对虾后,最典型的免疫反应是对虾开放循环系统的血淋巴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血淋巴凝结功能下降,感染部位聚集了大量的血淋巴细胞,且以颗粒细胞为主。WSSV可感染对虾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其中小颗粒细胞感染率高、感染速率快,感染后大颗粒细胞
2006, 13(6):0.
摘要:刺网选择性研究是渔具选择性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渔业管理、资源调查和评估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刺网渔具的4种渔获方式为研究基点,通过对刺网渔具选择性特点的描述,介绍各种刺网渔具选择性曲线的表示方法。根据国外多年来对刺网渔具选择性研究方法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