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17(1):1-10.
摘要:)是行雌核发育的三倍体物种,但在自然水域与二倍体普通鲫()生活在一起,外形上无法区分,在群体遗传学的各种参数上两者也没有明显区别。本研究利用个样本组进行了基因型分析。通过对电泳图案及电泳结果的简单描述和比较来分析银鲫和普通鲫在群体遗传学上的差别。在 2 次所采样本普通鲫与银鲫的基因型数之比;等位基因数之比;第)。结果也表明在纯合子占优势的基因座,纯合子比例银鲫高于普通鲫,杂合子比例则是普通鲫远远高于银鲫;与此完全相反,在杂合子占优势的基因座,纯合子比例银鲫低于普通鲫,杂合子比例则是银鲫远远高于普通鲫。研究还通过比较普通鲫的基因座遗传平衡数据,讨论了银鲫群体基因座不平衡现象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2010, 17(1):21-29.
摘要:♀A. schrenckii] 7 在施氏鲟中呈多态,在达氏鳇中呈单态。 6 HLJSX48),将这些位点部分组合,可以有效鉴别出施氏鲟、达氏鳇和其杂交子代。同时测定杂交子代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将测序结果与中施氏鲟和达氏鳇的同源序列进行比对,根据线粒体母性遗传特性,通过比对序列的差异大小来判断杂交子代的母本来源。结果表明,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线粒体控制区同源序列比对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鉴别出施氏鲟、达氏鳇及其正反杂交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