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8(1):75-82.
摘要:1个家系置于计算幼鱼各月龄的体质量和体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0.413~0.675, 高温条件下体质量遗传力为0.194~0.624, 个温度条件下母本间遗传方差组分均大于父本间遗传方差组分, 在低温条件下对体长和体质量进行选择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体长和体质量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温度条件下都具有显著的遗传正相关和表型正相关0.815~0.939, 表明通过体质量或体长进行选育均能达到改良生长性状的目的。
2011, 18(1):103-109.
摘要:)-IgG对提取组份进行了蛋白浓度测定、间接效价提高A洗脱峰集中在处Goat-IgG 1.4~2.8 mL72.4%效价为2.63%轻链采用鼠抗花鲈经Ig蛋白柱和Ig
2011, 18(1):127-135.
摘要:和养殖鲻的消化道指数及并离体状态下消化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0.043±0.0010.007±0.0002.886±0.301。野生鲻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在各消化器官中的分布与养殖鲻间存在差异。野生鲻和养殖鲻比较 (<0.01)蛋白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胃中差异不显著在中肠差异显著在前肠和后肠差异极显著野生鲻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是
2011, 18(1):136-144.
摘要:1951–1984海表温度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 SST准则判断a2
2011, 18(1):145-155.
摘要:pawak)研究斑鳍白姑鱼的年龄判定与生长特性。采用自月北部湾海域底拖网、流刺网和钓具作业的斑鳍白姑鱼渔获样本尾。结果认为斑鳍白姑鱼鳞片的年轮显示为MGI主要在月形成性腺成熟指数繁殖期为月份LogisticBIC渐进体长=
2011, 18(1):178-184.
摘要:年夏秋季大型机轮围网在东海南部和中部外海的生产数据为基础Scomber australasicus)并进一步探讨了渔汛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以及渔场和渔获产量的年际变化原因。结果表明
2011, 18(1):194-201.
摘要:菌落原位杂交法分离了的微卫星标记。三疣梭子蟹基因组用固定了, , 筛选到稳定扩增标记、期望杂合度0.436 7~0.909 9 。本研究筛选的微卫星位点将为下一步三疣梭子蟹遗传多样性分析、家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
2011, 18(1):202-207.
摘要:年间在黄海海域形成的大型绿藻浒苔甲醇、丙酮、氯仿Crassostrea gigas)浒苔的甲醇和丙酮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D–并探讨了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的浒苔提取物对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中的浒苔提取物对牡蛎受精卵孵化均有很强的抑制效应。上述研究表明,
2011, 18(1):208-213.
2011, 18(1):222-229.
2011, 18(1):237-242.
摘要:抗细胞凋亡因子诱导的钙离子结合蛋白。AIF-1旨在为水产动物细胞因子的研究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