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 , 李宁 , , 蒋丽 , 谷伟 , 张晓慧 , 杨润清 , 王炳谦
2015, 22(6):1095-1104.
摘要:通过来自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和美国加州的5 个虹鳟(Onchorynchus mykiss)养殖群体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分别在第249 天、397 天、552 天和771 天 4 个时间点观测了体重和体长变化。多重比较分析发现, 20 个杂交组合与对应5 个自繁系之间在体重或体长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时间点体重和体长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反交效应、母体效应及自繁效应值。结果显示, 只有少数的遗传效应是显著存在的, 而且这些遗传效应在不同性状和不同时间点的表现不尽相同。整个观测过程中, 渤海群体和道氏杂交组合的体重和体长生长速度都是最快的, 并且在体长上与对应的自繁系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性状上, 道氏群体的一般配合力在249 日龄和397 日龄时最大, 且均显著存在(P<0.05); 母体效应在249 日龄时显著存在(P<0.05),其效应值仅次于丹麦群体。体长性状上, 道氏群体的母体效应在249 日龄和397 日龄时最大, 且均显著存在(P<0.05)。在所有杂交组合中, 渤海和道氏杂交组合最为高效, 体重性状上, 整个观测过程中其特殊配合力为最大; 体长性状上, 其特殊配合力均为正值(0.30, 0.03, 0.17, 2.55), 在771 日龄时为最大, 并显著存在(P<0.05)。研究表明, 以道氏群体作为亲本之一可有效提高虹鳟后代生长性能, 渤海和道氏群体的杂交组合效果最好, 可以作为选育的基础群体。
王楠 , , 常玉梅 , 唐然 , 何强 , , 张利民 , 梁利群
2015, 22(6):1105-1114.
摘要:本研究以来自达里湖(碱水)和松花江(淡水)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杂交F2 为实验材料, 通过碱度耐受实验进行性状测定, 以39 对多态的EST-SSR 和SSR 为标记, 对77 个F2 个体进行基因分型, 根据Fisher 确切概率法对F2 基因型和耐碱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 有2 个标记与耐碱性状显著相关(P<0.05), 其中1 个标记为EST-SSR, 从瓦氏雅罗鱼转录组数据库中调取该EST 序列, 基因注释结果显示该序列与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低氧诱导因子HIF-3基因、草鱼的低氧诱导因子HIF-4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基因的主要功能是参与鱼类的耐低氧反应过程, 加强鱼类的耐低氧能力。本研究对于今后深入研究此功能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培育适于盐碱水域养殖的鱼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何军 , , 陈松林 , , 郑卫卫 , , 马佳璐 , 王文文 , 田永胜 , 邓寒 , 陈红林 , , 高进
2015, 22(6):1115-1122.
摘要: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病害日益严重, 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牙鲆养殖中的主要致病菌, 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培育出对该病抵抗能力强的牙鲆新品种, 2014 年4–6 月间, 利用我们长期以来建立和筛选出来的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亲鱼, 通过杂交, 自交, 雌核发育建立47 个家系, 9–10 月间, 对其中39个家系进行感染实验, 先用少量鱼进行预实验摸索出半致死浓度, 然后再进行正式感染实验, 感染数量为每个家系80 尾。各家系的存活率范围为1.19%~51.19%, 最终平均存活率为20.29%, 认为存活率高于30%的7 个家系为抗病力强家系, 存活率在20.29%~30%的9 个家系为抗病力一般家系, 平均存活率以下的23 个家系为抗病力弱家系。1406#家系抗病力最强, 它为1005#家系的自交后代, 而其他抗病力强家系也大多是1005#、09104#、0915#的后代。而09104#为0768#的后代, 并且0768#抗鳗弧菌病能力强。1005#为韩国群体自交后代, 0915#为韩国群体和日本群体杂交后代。这些抗病力强的牙鲆可以作为新品系进行推广养殖, 可望减少牙鲆腹水病发生。
罗明坤 , 赵金良 , Thammaratsuntorn Jeerawat , 李传阳 , 魏继海 , 赵永华
2015, 22(6):1123-1132.
摘要:通过组织切片、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 等方法, 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卵巢发育过程中性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卵黄蛋白原(Vtg)含量及Vtg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尼罗罗非鱼性腺指数(GSI)与卵巢成熟发育间呈同步性变化, V 期达到峰值。血清中E2 含量自卵巢II 期开始显著升高,IV 期达到峰值, V 期后显著下降; 血清P 含量自卵巢II 期开始不断升高, V 期达到峰值, VI 期显著下降; E2、P 分别在卵巢成熟发育前期与后期发挥作用。肝中Vtg 含量先升、后降, IV 期达峰值; 血清、卵巢中Vtg 含量均自II 期开始增加, V 期达峰值, VI 期显著降低; 不同组织中Vtg 含量变化与卵巢成熟发育间存在密切关联。肝中Vtg mRNA表达水平在III 期达到峰值, IV 期后持续下调; 卵巢中Vtg mRNA 表达水平相对较低, V 期达到峰值; 初步推测肝、卵巢同是尼罗罗非鱼Vtg 合成部位, 肝是Vtg 合成的主要器官, 在卵黄积累阶段最为活跃, 而卵巢Vtg 合成水平相对较低。
李献儒 , , 柳淑芳 , 李达 , , 杜腾飞 , , 庄志猛
2015, 22(6):1133-1141.
摘要:采用PCR 特异性扩增获得中国近海鲱形目(Clupeiformes) 2 科6 属7 种的48 条线粒体CO I 基因序列, 结合从GenBank 筛选出的4 科40 属83 种的CO I 基因序列225 条, 对鲱形目鱼类的CO I 条形码基因特征、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及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DNA 条形码技术在辅助鱼类物种鉴定和分类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 4 科41 属90 种273 条CO I 基因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为T: 28.3%、C: 28.3%、A: 24.2%、G: 19.2%, 碱基组成表现出明显偏倚性。鲱形目鱼类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31, 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 种间距离为种内距离的41 倍; 系统学分析结果显示, 97.8%的鱼类在系统进化树上均为单系。可见, 鲱形目鱼类DNA 条形码符合物种鉴定的要求, 且基于CO I 基因所建的NJ 树对物种分类具有较为准确的辨识力。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CO I基因不仅能够解决低阶分类单元的系统进化关系, 对于高阶分类单元的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5, 22(6):1142-1149.
摘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Sox19 基因全长cDNA 序列, 并进行各组织间的表达分析。中国大鲵Sox19 基因全长1290 bp, ORF 长858 bp, 编码285 个氨基酸, 位于39~109 位的HMG-box 是其主要功能区。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其与舌齿鲈(Dicentrarchuslabrax)、斑马鱼(Danio rerio)及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的相似度分别为 64%、58%、55%。采用邻接法对不同物种的Sox19 编码区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发现: 中国大鲵Sox19 基因属于较早从鱼类分化出来的基因, 表明Sox19 基因从中国大鲵到鱼类的进化速度比较快。荧光定量PCR 结果显示, Sox19 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在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 卵巢中次之, 肾脏中的表达量略高于肠道。中国大鲵Sox19 基因的发现打破了Sox19 基因一直被认为是鱼类所特有基因的观点, 填补了两栖类有关此基因的空白, 为更进一步的了解Sox19 基因在中国大鲵中的重要功能奠定了基础, 同时Sox19 基因还可作为研究中国大鲵早期胚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分子标记, 为其他两栖类动物的研究提供借鉴。
2015, 22(6):1150-1159.
摘要:基于转录组数据库信息, 采用RACE 技术克隆获得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钙调蛋白基因(PTCaM)。该基因cDNA 全长1981 bp, 包含450 bp 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149 个氨基酸, 预测分子量16.8 kD, 理论等电点为4.09。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PTCaM 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 具有EF 家族典型的EF-hand 钙离子结合域。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 PTCaM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果蝇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CaM 氨基酸序列覆盖率高达100%, 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覆盖率高达99%。系统进化表明, PTCaM 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中华绒螯蟹和克氏原螯虾聚为一支。通过分析不同蜕皮时期各个组织中PTCaM 的表达情况得知, 该基因在蜕皮时期的各个组织中均出现差异性表达, 并且差异显著, 说明该基因参与蜕皮调控过程。
2015, 22(6):1160-1166.
摘要: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为对虾主要病毒病之一, 近些年,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 在流行病学和诊断方面受到重视, 但其致病机理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构建了IHHNV CP原核表达载体, 纯化CP 蛋白并制备多抗, 抗体效价达到1︰51200; 利用匀浆、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未感染IHHNV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细胞膜蛋白; 用VOPBA 和HIS PULL–DOWN 方法筛选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IHHNV CP 受体, 分别将疑似的蛋白条带进行LC-MS/MS 分析。结果表明,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热休克蛋白90 (HSP 90)、酚氧化酶原2 型、Na+/K+-ATP 酶α 亚基4 种蛋白能与IHHNV 衣壳蛋白产生相互作用, 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可能参与病毒的入侵及细胞病变的产生。其具体作用有待深入研究。
蒋明 , , 黄凤 , 文华 , 王卫民 , 吴凡 , 刘伟 , 田娟 , , 杨长庚
2015, 22(6):1167-1176.
摘要: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 七水硫酸锌(ZnSO4·7H2O)为Zn 源, 分别配制成7 种Zn 含量(7.4 mg/kg、20.3 mg/kg、32.1 mg/kg、51.0 mg/kg、84.4 mg/kg、169.7 mg/kg、332.4 mg/kg)的半纯化饲料, 投喂初始体重为(3.6±0.1) g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12 周, 考察Zn 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Zn 的需要量。结果表明, 随着饲料Zn 含量增加, 团头鲂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全鱼Zn 含量呈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 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 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饲料Zn 含量对团头鲂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饲料中添加Zn 显著影响血清总蛋白、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 而对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Zn 含量的增加, 团头鲂肝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 而肝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折线回归分析表明, 团头鲂幼鱼(体重3.6~26.7 g)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Zn 需要量为32.6 mg/kg, 获得最大鱼体Zn 含量时Zn 的需要量为47.6 mg/kg。本研究旨在确定团头鲂幼鱼对饲料中Zn 的需要量, 为配制团头鲂高效环保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姚琴琴 , 杨志刚 , 郭子好 , 成永旭 , 王瑶 , 施秋燕 , 刘启彬 , 何杰 , 杨筱珍
2015, 22(6):1177-1185.
摘要:根据中华绒螯蟹FAD9 基因cDNA 序列(Accession Number: JQ693685)设计引物, 扩增得到中华绒螯蟹FAD9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 用原核表达载体pCold-TF DNA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old-fad9, 将pCold-fad9 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pLysS, 在异丙-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进行表达。SDS-PAGE 分析表明, 诱导后出现的特异性蛋白条带, 大小与预期理论值(95.10 kD)相符。当IPTG 浓度为0.3 mmol/L 时, 在15℃条件下诱导20 h, 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目的蛋白主要存在于上清溶液中, 为可溶性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柱对重组蛋白进行了纯化, 用Western-blotting 方法验证了该重组蛋白可以与anti-His 抗体特异性结合。研究结果为中华绒螯蟹FAD9重组蛋白的大量纯化及活性检测奠定基础, 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脂肪酸去饱和酶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海峰 , 赵帅 , 张伟杰 , 经晨晨 , 左然涛 , 侯受权 , 常亚青
2015, 22(6):1186-1194.
摘要:为研究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摄食及变异的影响, 利用两种饵料—裙带菜(Undaria pinnitafida)和配合饲料, 对6 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进行了60 d 投喂, 实验结束时测量了实验海胆的终末体重(FBW)和总摄食量, 并计算了体重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和体重变异系数的变化(ΔCV), 利用双因素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 检验了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FBW、SGR、FCR 及ΔCV的影响。结果表明, 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FBW 和ΔCV 无显著影响, 摄食裙带菜的海胆较摄食配合饲料的海胆在终末体重(FBW)和整齐度(ΔCV)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优势(P<0.01), 不同家系间海胆的FBW 和ΔCV 也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体重SGR 和FCR 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 在各家系内, 裙带菜投喂下海胆体重SGR 均极显著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 饵料系数(FCR)均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 对于每种饵料, 不同家系间SGR 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 FCR 亦是如此。两种饵料下家系SGR 排位基本一致, 说明家系与饵料在SGR 上的交互作用是由于不同饵料下家系对SGR 的影响程度有差异造成的, 而家系FCR 排位出现了较大变化则说明FCR 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是由于不同饵料对不同家系的投喂效果不同造成的。本研究结果表明, 家系选择可用于对中间球海胆生长、饵料系数和整齐度的遗传改良, 饵料对这些性状的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对饵料系数进行家系选育时应注意家系与饵料的交互作用问题。
黄裕 , , 王际英 , 李宝山 , 郝甜甜 , , 夏斌 , 孙永智 , 魏佳丽 , , 王世信 , 张利民
2015, 22(6):1195-1208.
摘要:以初始体重为(3.70±0.01) g 的半滑舌鳎(Cynolossus semilaevis Günter)幼鱼为实验对象, 研究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其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肪代谢酶的影响。以添加7.5%的鱼油组为对照组, 用小麦胚芽油分别替代0、20%、40%、60%、80%、100%的鱼油配制成6 组等氮等能饲料, 在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68 d 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 饲料中小麦胚芽油替代鱼油对半滑舌鳎幼鱼存活率无显著影响; 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 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 饲料系数升高。各组间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肝脂肪含量随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 而全鱼脂肪含量降低; 80%和100%替代组全鱼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中小麦胚芽油水平的升高, 鱼体组织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 EPA 和DHA 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溶菌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80%和100%替代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血清丙二醛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 肝脂蛋白酯酶、肝酯酶、总酯酶、脂肪酸合成酶以及肠道脂肪酶活性升高。研究表明, 在本实验条件下, 小麦胚芽油可替代60%的饲料鱼油而不影响半滑舌鳎幼鱼的生长; 小麦胚芽油的添加, 促进了鱼体脂肪代谢, 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但显著改变了鱼体脂肪酸组成。
2015, 22(6):1209-1218.
摘要: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 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 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 每天1 次, 并于停药后24 h 及240 h 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 对4 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 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 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 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 肾、软骨、肝、血清, 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 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清中药物浓度无显著差异; 而肝、肾和软骨中均差异显著, 停药240 h 后, 显著性消失。切片结果表明, 50 mg/kg 剂量连续给药5 d 后, 实验鲟肝、肾组织开始结构损伤变化, 100 mg/kg剂量连续给药3~5 d 后, 损伤情况持续加重, 停药240 h 后, 肝组织损伤情况有逐渐恢复趋势, 而肾组织未见明显恢复趋势; 而100 mg/kg 连续给药3~5 d 后, 软骨组织出现软骨膜内层细胞减少; 停药240 h 后有恢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 诺氟沙星在鲟中使用剂量应小于50 mg/kg, 连续给药次数低于5 次, 以避免对鲟肝组织造成损伤, 引起肾不可逆损伤及影响软骨细胞发育和再生, 对软骨组织造成潜在影响。
2015, 22(6):1219-1226.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设置海水石油烃质量浓度分别为0.05 mg/L, 0.30 mg/L, 0.50 mg/L 和1.00 mg/L,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实验对象, 实验时间为30 d, 分别在0, 0.5 d, 3 d , 6 d, 10 d, 15 d, 21 d 和30 d 取样, 测定其消化盲囊、鳃丝和血淋巴部分免疫酶活性和细胞稳定性指标。结果显示, 低浓度0.05 mg/L 处理组, 各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 0.30 mg/L 和0.50 mg/L 处理组中, 消化盲囊和鳃丝的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在实验期间显著升高(P<0.05); 在高浓度1.00 mg/L 处理组, 消化盲囊和鳃丝的ALP、SOD和GPx 活力在实验中后期接近或者低于对照组的水平, 其中鳃丝各指标变化较为明显; 0.05 mg/L 处理组血细胞膜稳定性未受影响(P>0.05), 而其余各浓度组在实验中后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浓度越高, 细胞膜稳定性降低速度越快。结果表明, 0.05 mg/L 低浓度石油烃污染在整个实验时间内并未对栉孔扇贝造成伤害, 0.30 mg/L和0.50 mg/L 浓度石油烃短期对其造成的影响较小, 但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 血细胞膜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1.00 mg/L 浓度石油烃对栉孔扇贝的影响非常明显, 3 d 内便造成了鳃丝的氧化损伤和血细胞膜稳定性的大幅度降低; 相同浓度石油烃暴露下, 鳃丝抗氧化酶和ALP 的变化较消化盲囊明显, 对石油烃反应更敏感; 实验中各项指标的变化呈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可以尝试用作评价海洋石油烃污染程度的生物监测指标。
徐晓津 , 桑本红 , 覃映雪 , 邹文政 , 毛勇 , 邹峰 , 罗罡 , 苏永全
2015, 22(6):1227-1233.
摘要:由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引发的“白点病”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但仍未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健康大黄鱼和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肠、脾、头肾与肝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蛋白进行检测, 研究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组织中MIF 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 MIF 在健康大黄鱼肠、脾、头肾、肝各组织中均无表达; MIF 在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各组织中高表达, 表达强度从弱到强依次是肠、肝、脾、头肾, MIF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4%、80%、86%、90%。推测MIF 在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
2015, 22(6):1234-1242.
摘要:2013 年和2014 年的10–11 月, 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集成熟度为IV 期的雌性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133 尾, 鉴定年龄(A), 测量叉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卵巢重(Wo)等生物学指标。计算了绝对繁殖力(F)、叉长相对繁殖力(FL)、体重相对繁殖力(FW)、性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 并运用6 种数学模型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乌苏里白鲑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用于统计繁殖力的样本由4+~8+龄5 个年龄组组成, 乌苏里白鲑F 分布范围在1.161×104~5.921×104 粒, 平均为3.027×104 粒; FL 分布在307.13~1119.4 eggs/cm, 平均为622.5 eggs/cm; FW 分布在19.81~56.98 eggs/g, 平均为34.62 eggs/g。F 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分别为幂函数、线性函数和抛物线, FL 与叉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幂函数、幂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 而FW 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 FW 只与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且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均为幂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乌苏里白鲑F 与卵巢重、叉长和性成熟系数显著相关, 而FL 和FW 均受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的显著影响, 从二者偏相关系数值来讲, 卵巢重与个体繁殖力(F、FL、FW)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性成熟系数。
毕进红 , , 李琪 , 张志新 , 于红 , 赵城南 , 田金玲 , 孔昊明
2015, 22(6):1243-1252.
摘要:为阐明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于2012 年3 月至2013 年2 月对中国山东荣成靖海湾的脉红螺(Rapanavenosa)的生殖周期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组织学观察表明, 脉红螺全年只有1 个生殖周期, 且雌雄配子同步发育, 其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5 个时期: 形成期, 增殖期, 成熟期, 排放期, 恢复期。配子发生始于9 月,大部分个体在5 月至6 月成熟, 排放的高峰期为7 月。条件指数和平均卵径随配子发生而增大, 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产卵后减少。雌雄比例整体符合自然界性比为1∶1 的自然规律。环境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 水温和叶绿素a 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而盐度无明显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 水温与叶绿素a 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丰富了脉红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 对脉红螺野生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15, 22(6):1253-1259.
摘要:利用1960–2012 年间3 个时间段共1054 尾东海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繁殖群体的基础生物学数据, 对其群体组成、肥满度、性比、性成熟长度等繁殖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东海日本鲭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优势年龄组、肥满度指数、最小和平均性成熟长度都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各年代的性比均符合 1∶1 关系(P>0.05), 但呈现升高的趋势。与前 2 个年代相比, 21 世纪初期有大量 1 龄鱼加入繁殖群体,这有助于提高繁殖群体的数量。各年代的雌雄鱼性成熟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但最小和平均性成熟长度均表现为雄鱼略大于雌鱼。面对近50 年来不断增强的捕捞压力, 日本鲭主要采取降低性成熟年龄、提高性腺指数、增加群体中的雌性比例、提高相对繁殖力和减小卵径等自身调节机制来保持种群的延续。针对上述日本鲭繁殖群体的生物学长期变化特征, 为了保持该鱼类资源的种群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利用, 文章提出了3 点渔业管理建议, 分别是控制中上层渔业捕捞努力量并制定渔船及网具标准、在主要产卵场设立产卵亲体保护区及在幼鱼索饵场设立特殊禁渔期、针对日本鲭渔业实施TAC 管理制度。
2015, 22(6):1260-1269.
摘要:对浙闽沿岸葡萄牙牡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个单倍型分析显示组间和组内群体间均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两两群体间的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无明显分支。贝叶斯系统发生树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理分化。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均表明葡萄牙牡蛎群体经历了历史扩张21
张辉 , 姜亚洲 , 袁兴伟 , 张翼 , 李圣法 , 程家骅
2015, 22(6):1270-1277.
摘要:利用六水合氯化锶进行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耳石的标记, 探讨了锶元素对大黄鱼幼鱼耳石的元素指纹标记效果, 分析了锶元素标记对大黄鱼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 (1) 阶段性倍增饲养水体中锶离子浓度可使标记组个体在特定耳石区段的Sr/Ca 比值显著提升, 形成与对照组个体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Sr/Ca比值的显著差异(P<0.01), 标记组、对照组和野生个体在该耳石区段的Sr/Ca 比值分别为(3.58±1.09) mmol/mol、(1.73±0.08) mmol/mol 和(1.09±0.35) mmol/mol。此区段形成的Sr/Ca 比值峰值可视作标记组个体的耳石锶元素人工标记。(2) 标志组和对照组大黄鱼幼鱼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明此项标记技术对受标个体的生长和存活状况不会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可用作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的规模化标记手段。
2015, 22(6):1278-1288.
摘要:由于钵水母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缺乏以及不同时期形态变异较大等原因, 对其分类鉴定比较混乱和困难。为弥补形态学分类的缺陷, 采用通用引物PCR 扩增法, 测定了分布于黄海北部和辽东湾海域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沙蜇(Nemopilema nomurai)、海月水母(Aurelia sp.)、白色霞水母(Cyanea nozakii) 4 种大型水母的ITS-5.8SrDNA 序列, 同时利用GenBank 数据库中已有的钵水母纲(Scyphomedusae) ITS1(the Ribosomal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树, 分析ITS1 序列片段在大型水母种类鉴定方面的可行性及其在钵水母类系统及演化中的应用。结果显示, 4 种水母的ITS-5.8S rDNA 序列变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序列长度多态性, 序列长度范围675~833 bp。钵水母纲很多种类的ITS1 序列具有种内长度多态性现象, 这种长度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微卫星重复次数不同所造成的。钵水母纲科间遗传距离为0.295~0.491, 种间遗传距离为0.024~0.812; 除白色霞水母和海蜇外, 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00~0.099。采用ML 法(maximum likelihood)和贝叶斯法(Bayesian)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不完全相同且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不太一致。研究表明, ITS 基因序列在钵水母纲不同阶元间变异较大, 适合于钵水母纲种类鉴定和属内种间水平的系统进化研究。
王学昉 , , , , 许柳雄 , , , , 戴小杰 , , , , 周成 , 官文江 , , , , 田思泉 , , , , 朱江峰 , , ,
2015, 22(6):1289-1298.
摘要:金枪鱼人工集鱼装置(Fish Aggregation Devices, FADs)分为漂流式和锚泊式两种, 人工集鱼装置可以吸引热带金枪鱼类和其他中上层鱼类, 在全球范围内支持了数千艘渔船的捕捞作业, 大幅提高了捕捞效率和渔获量。但大规模投放的人工集鱼装置被认为会对金枪鱼种群和中上层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生态影响: 可能会对金枪鱼的集群、摄食、健康、生长、洄游、死亡等生活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种质衰退; 另一方面, 兼捕多种硬骨鱼类、鲨鱼、蝠鲼、海龟等非目标鱼种也可能扰动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平衡。但是, 对于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评估在不同类型不同海域的研究结果中存在矛盾并无法确定。本文梳理归纳了过去30 年中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评估的相关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改进方向, 以期为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夏磊 , , 赵明军 , 张洪玉 , , 唐夏 , 杨铿 , 杨润清
2015, 22(6):1299-1307.
摘要:对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中分离出的鲍鱼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双壳气单胞菌(Aeromonas bivalvium) 3 株有益菌株, 利用正交设计得到9 种复合比例, 通过饲料中添加上述9 种比例混合的菌体(菌数总量为109 cfu/g)饲喂凡纳滨对虾, 经过28 d 养殖实验, 评价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指标的影响。随后, 利用氯化铵调节水体氨氮浓度至26.67 mg/L, 经过16 d 的氨氮毒性实验, 研究不同比例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氨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9 个复合益生菌实验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并且以3 株菌菌数6︰1︰3 比例效果较好; 不同配比的复合益生菌能够显著提高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P<0.05), 并表现出了不同的影响效果, 其中, 3 株菌菌数(菌数总量为109 cfu/g, 下同) 2︰3︰3、4︰2︰3 及6︰1︰3 比例对ACP 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 3株菌菌数4: 2︰3 和6︰1︰3 比例对ALP 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 3 株菌菌数2︰1︰1 比例对T-SOD 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 各比例的复合菌对溶菌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 氨氮浓度26.67 mg/L 条件下,不同比例复合菌组对虾累计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其中以3 株菌菌数4︰3︰1 和6︰3︰2 比例组累计存活率较高, 即抗氨氮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