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25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2018年25卷第6期封面

      2018, 25(6):0-0.

      摘要 (106) HTML (0) PDF 3.62 M (2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2018年25卷第6期目录

      2018, 25(6):0-0.

      摘要 (85) HTML (0) PDF 245.74 K (2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11种鲈形目鱼类ITS2特征及系统应用

      2018, 25(6):1151-1160.

      摘要 (469) HTML (292) PDF 2.74 M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是位于核糖体5.8S和28S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序列。为了探讨该片段的多样性特征以及进化模式,本研究选取了鲈形目(Perciformes)5科11种鱼类为研究对象,共获得了444条ITS2克隆序列,其长度范围为332~515 bp。比较种内不同序列的长度发现,金带细鲹()在种内存在32 bp的差异,这2种鱼类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余9种鱼类的长度相对比较保守,长度差异小于14 bp。依据11种鱼类的保守位点数、变异位点数、简约信息位点数、单倍型数、保守位点比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等特征分析发现,种内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特别是金带细鲹的ITS2序列存在着Type A、Type B和Type C 3种类型,各类型间差异较大。根据序列的多样性特征推断,金带细鲹和剑鱼的进化方式为非协同进化;蓝圆鲹(Alepes djedaba)和日本竹鱼䇲(Scomberoides tala)、布氏鲳鲹(Toxotes chatareus)和军曹鱼()5种鱼类为协同进化;另外,协同和非协同进化状态与分类系统没有相关性。序列比对发现,大甲鲹种内存在着由协同进化方式演变为非严格的协同进化方式的过度序列;在金带细鲹的3个不同个体中,序列间存在着从协同进化、非严格的协同进化演变为非协同进化的3种进化方式。基于ITS2序列构建的11种鱼类的邻接系统树显示,每种鱼类的克隆都分别按种单独聚为一支,鲹科7属鱼类各属也是单独聚支,表明ITS2不仅可以用在种类的分子鉴定,同时也可以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鲹科和属级水平的系统关系研究。

    • 淡水石首鱼幼鱼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学特征

      2018, 25(6):1161-1171.

      摘要 (912) HTML (325) PDF 6.80 M (4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世界上275种石首鱼类中仅有极少数终生生活在淡水中,北美洲特有的淡水石首鱼()是其中一种,其形态学和内部解剖学特征研究对探讨石首鱼类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较系统地对淡水石首鱼幼鱼的外部形态学可量可数性状进行测量,对内部主要器官结构及矢耳石特征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显示:除了吻端、颐部和峡部外,淡水石首鱼体被两种鳞片,头部两侧的鳃盖及眼睛周边覆盖小圆鳞,头后身体包括喉部均被栉鳞,且在头背交界处存在两种鳞片的过渡类型;侧线鳞从头后一直延伸至尾鳍的1/2处。腹鳍第一鳍条膜稍延长形成特有的鳍丝。黏液孔主要分布在颐部,为五孔型;具有犬牙状的颌齿和咽齿,所有齿尖均向口腔内部方向弯曲,上咽齿盘分为左右对称的2个咽齿盘,而下咽齿盘愈合为一体;消化道主要由口咽腔、较短的食道、卜形胃、具有2个弯转的肠道及肛门组成,在胃与肠交界处具有7个环状排列的指状幽门盲囊。矢耳石的形态特征与中国的黄唇鱼相似。基于外部形态学和内部解剖学特征,讨论分析了淡水石首鱼与中国石首鱼物种的亲缘关系。淡水石首鱼归属于低级底栖肉食性鱼类,这与其特定的生态习性和摄食特性等相符合。本研究旨在为中国淡水石首鱼人工驯养和紫黑翼蚌的规模化寄生繁育奠定基础,也为探讨石首鱼类在海淡水区域地理格局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 刺激隐核虫α-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在生活史不同阶段的mRNA表达

      2018, 25(6):1172-1182.

      摘要 (474) HTML (346) PDF 6.41 M (4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本实验室已有刺激隐核虫()转录组数据中筛选获得α-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利用5'RACE和3'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其cDNA,全长为1602 bp,包含13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5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9.78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α-微管蛋白为亲水性非跨膜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第142~148位有特异且保守的GTP核苷酸结合位点(GGGTGSG)。对刺激隐核虫α-微管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发现其与间日疟原虫(Euplotesoct ocarinatus)、尾刺耐格里原虫()等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4%~95%,且在系统进化树上聚为一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α-微管蛋白基因在刺激隐核虫3个生活史阶段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纤毛虫时期显著高于包囊和滋养体时期(<0.05)。我们进一步构建了α-微管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和Rosetta (DE3)中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0 kD,与预测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诱导表达α-微管蛋白。本实验结果为后续制备α-微管蛋白有效亚单位疫苗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奠定了基础。

    • 怒江裂腹鱼鳃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2018, 25(6):1183-1193.

      摘要 (971) HTML (346) PDF 5.87 M (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怒江裂腹鱼()鳃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怒江裂腹鱼鳃基本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相似,均由鳃耙、鳃弓、鳃丝以及鳃小片构成,且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类型。扁平上皮细胞覆盖于整个鳃表面,其表面的纹路主要有3种类型,在鳃上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密集细胞主要分布于鳃小片基部,仅有一种细胞类型,顶端膜内凹呈浅滩型,细胞内具有大量圆形的线粒体。怒江裂腹鱼鳃内扁平上皮细胞和线粒体密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在急流中游泳和摄食活动等生活习性相适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怒江裂腹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阐明鱼类鳃的结构特征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 施氏鲟外科手术后切口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2018, 25(6):1194-1204.

      摘要 (340) HTML (321) PDF 2.36 M (3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对施氏鲟()外科手术后不同时期的切口及周围组织进行观察,研究切口愈合过程,探讨施氏鲟组织修复能力,为术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采用150 mg/L的MS-222对30尾2龄施氏鲟进行快速麻醉,于腹中线第3~5腹骨板处切开约5 cm的切口。采用间断缝合法对切口进行缝合,于术后4 d、7 d、14 d、28 d、42 d、56 d,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切口愈合过程中的宏观和微观的变化。结果发现:术后4~7 d表皮沿切口边缘向腹腔内延伸,并与腹膜相连。切口边缘出现炎性渗出物,并有少量网状或束状的Ⅲ型胶原纤维生成。术后14~42 d切口显著愈合,红肿明显减少(<0.05),并高于周围与对照组。切口边缘出现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和新生血管,形成肉芽组织。42~56 d表皮完全愈合,与对照组无差异。肉芽组织中I型胶原含量显著增加(<0.05),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明显减少,形成瘢痕组织。研究结果表明,施氏鲟具有较强的组织愈合能力,术后56 d切口完成愈合。14~42 d是切口愈合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应作为术后管理关注的重点时期。相比于表皮细胞的快速迁移,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愈合速度缓慢,是愈合过程中的限制因素。

    • 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2018, 25(6):1205-1215.

      摘要 (829) HTML (344) PDF 926.91 K (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in China and is uniquely endemic to the Yarlung Tsangpo River system. With the rapid dwindling of its populations and gradually shrinking distributions due to overfishing and the impac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foreign fish invasion in recent years, it is considered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species by the Red List of Chinese vertebrates (2015). It is the only one of the 77 known Chinese sisorid species to be ranked on this list. In this study, the broodstock were captured in the four Yarlung Zangbo River sections of Shigatse, Tibet, including Xaitongmoin, Lhatse, Ngamring, and Saga. The altitud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four sampling sites is approximately 3900-4500 m. From mid-May 2015 to mid-June 2015, 79 females were artificially induced to spawn, another 7 females naturally produced eggs and about 57440 eggs were spawned. At the same time, 15 males were dissected and their testes were broken for use i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pproximately 42208 fertilized eggs of were obtained. The fertilized round, demersal eggs were slightly yellowish with strong viscosity. The fertilized eggs were laid flat on a special sieve net and hatched in a small trough of a running water. In Lahsa, Tibet, the entire embryonic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fertilized egg to hatching was observed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was calculated. In the fertilized egg and cleavage stage, the same batch of fertilized eggs were sampled, observed, photographed and recorded every 30 min. After the cleavage stage, samples were taken every 1 h. At each time point, 10 fertilized eggs were taken and the stage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the period for entry into each were examined by microscopy. More than 50% of the embryos appeared to hav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It was found that the timing sequence for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rule of teleosts, divided into eight stages-fertilized egg, blastoderm formation, cleavage, blastula, gastrula, neurula, organogenesis and hatching stages-and further subdivided into 28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Myomere and optic vesicles were formed before the blastopore and its closure, optic capsules, heart rudiment, digestive tract, otoliths, eye lens, pectoral fin rudiments formed successively in the organogenesis stage. The red blood cells were found after the heart started beating. Meanwhile, the observation records revealed an average temperature of about 13.8℃, and the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2963.2-3132.4 h·℃, with a hatching rate of approximately 70%. However, unlike the eggs of the six common fish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the fertilized eggs had a two-layer membrane that formed immediately at the point of water absorption and disappeared completely at the neurula stage. The two-layer egg membrane as a special structur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The outer membrane may play a role in the adhesion, fixation and buffer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gg transmission and incubation. This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scientific protection of the species.

    • 虹鳟生长性状的随机回归分析

      2018, 25(6):1216-1226.

      摘要 (401) HTML (356) PDF 924.55 K (3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长和抗逆是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农艺性状,虹鳟的生长性状关乎虹鳟规模化养殖的生产经济效益,为了从遗传上精细解析虹鳟的生长性状,我们从渤海、丹麦、挪威、唐纳森和加利福尼亚5个虹鳟()种系间的双列杂交开始,进行了连续4代的继代选育。本研究测量了第4代总共4368个实验个体在516日龄、608日龄、668日龄、883日龄和1036日龄5个时间点的生长数据。采用随机回归测定日模型,对虹鳟生长性状进行了动态遗传分析。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确定3阶勒让德多项式为拟合体重和体长的加性遗传效应和永久环境效应变化的最优子模型。利用双变量随机回归模型同时分析体重和体长两个生长性状。它们的遗传力在400~1000日龄之间呈现递减趋势,分别从0.288下降到0.164和从0.469下降到0.186,并且在该生长区间内体长的遗传力始终高于体重的遗传力。无论体重还是体长性状,在不同日龄之间的遗传相关都随着生长间隔的增大而降低,但是两个性状在生长初期和后期之间的遗传相关较高(遗传相关系数0.75以上),尤其是体重(遗传相关系数0.85以上),该研究结果为虹鳟早期的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支撑。两个性状之间在相同日龄之间的遗传相关均在0.75以上,在不同日龄之间的遗传相关随着生长间隔的增大由0.83下降到0.63。以上的研究结论为虹鳟生长性状(主要是体长和体重)的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虹鳟的体长和体重两个性状的联合选育提供了精确的遗传分析结果,由于两性状在前期有较高的遗传相关,因此建议在虹鳟生长前期(400日龄)进行联合选择。

    • 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F1与近交群体杂交和自交子代的抗逆、生长性状比较

      2018, 25(6):1227-1235.

      摘要 (466) HTML (315) PDF 608.64 K (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究野生群体的引入对凡纳滨对虾((EC)与自建的全同胞兄妹近交群体(ZG)双列杂交,构建了EC♂×EC♀(EE)、ZG♂×ZG♀(GG)、EC♂×ZG♀(EG)、ZG♂×EC♀(GE)4个子代群体,并对4个群体的仔虾进行了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和急性微囊藻毒素(MC-LR)暴露下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同时进行了养殖生长性状测试。结果显示:4个群体仔虾急性低盐度暴露下的存活率、急性MC-LR暴露下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都表现为EE > GE > EG > GG,急性亚硝酸盐暴露下的存活率GE > EE > EG > GG;杂交群体GE在急性低盐度、亚硝酸盐暴露和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31.83%、77.01%和2.77%;而EG群体的杂种优势率分别为-19.21%、-8.01%和-8.14%,性状弱于双亲中值。4个群体的抗逆、生长性状总体表现为EE > GE > EG > GG。研究发现:凡纳滨对虾杂交群体的性状以母本遗传占主导优势,近交群体的性状衰退可能是导致以其为母本的杂交子代性状退化的主因;凡纳滨对虾选育工作可能需要每年补充外源基础群体,才能保持选育群体的优势性状。

    • 雌核发育草鱼群体及两个普通草鱼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分析

      2018, 25(6):1236-1244.

      摘要 (462) HTML (332) PDF 1.67 M (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草鱼()养殖群体(YZ)为母本,以紫外线灭活的鲤鱼精子激活草鱼卵子,冷休克抑制第二极体排出的方法诱导获得异精雌核发育草鱼群体(CH)。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YZ群体、YS (扬州广陵长江系家鱼原种场引进草鱼群体)群体、CH群体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共检测出194个等位基因,其中75.8个有效等位基因。YZ群体、YS群体、CH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依次为13.0、12.6、4.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依次是7.7、6.6、2.3;平均期望杂合度依次为0.87、0.82、0.5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依次为0.84、0.79、0.49。从每个个体在微卫星位点的纯合率看,YZ群体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00~0.33,YS群体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00~0.42,CH群体中个体的纯合度在0.42~0.92。这表明与YZ群体和YS群体相比,CH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并且在每个位点的纯合率CH群体均高于普通草鱼群体,表明人工诱导减数雌核发育可加速草鱼大多数基因位点的纯合,是快速建立高纯品系的有效手段。同时,本研究筛选并利用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了雌核发育草鱼子代不同家系及其母本亲缘关系的简易、高效鉴别技术,旨在为雌核发育草鱼标记辅助育种打下基础。

    • 限制投喂环境下中国对虾体重的间接遗传效应分析

      2018, 25(6):1245-1251.

      摘要 (434) HTML (346) PDF 572.98 K (3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竞争性环境下中国对虾()体重性状的间接遗传效应,设计多家系多分组方案,对来源于中国对虾G11代育种群体的103个测试家系限制配合饲料投喂量(正常投喂量50%),利用经典动物模型和包含间接遗传效应的扩展动物模型估算收获体重的遗传参数。基于2种模型估计出的经典遗传力分别为0.581±0.071和0.616±0.074。似然比率检验表明,体重的间接遗传效应显著,对总遗传方差的贡献度高达75.03%。由于存在一个较大的负直接遗传效应与间接遗传效应协方差(-2.1982),导致总遗传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值仅为0.524±0.212,小于经典的遗传力估计值。基于协方差获得的直接遗传效应与间接遗传效应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495±0.184,暗示测试个体间存在较强的竞争交互。本研究表明,在饲料投喂量受限制的竞争性环境下,对虾个体间较强的竞争交互行为,对中国对虾收获体重间接产生了可遗传的效应,减少了可利用的总遗传变异。今后在设计中国对虾育种方案时,应避免在资源受限的强竞争环境下开展性状测试和遗传评估。

    •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渗透压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2018, 25(6):1252-1259.

      摘要 (397) HTML (350) PDF 493.11 K (4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设置盐度梯度0、4、8、12、16、20和24,测定不同盐度下中华绒螯蟹(-ATPase活性、氧合血蓝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酚氧化酶(PO)活性,研究盐度对仔蟹成活率、渗透压调节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仔蟹对盐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盐度8实验组中华绒螯蟹仔蟹成活率和氧合血蓝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90.00±1.00)%和(0.253±0.023) mg/mL,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浓度,Na+-K+-ATPase活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在盐度0~8时呈下降趋势,而在盐度8~12时逐渐上升,当盐度大于12时趋于稳定;这些指标值在盐度8实验组降到最低,Na+、Cl-和K+浓度分别为(40.897±1.700) mmol/mL、(8.340±2.130) mmol/mL和(1.842±0.158) mmol/mL,Na+-K+-ATPase酶活性为(3.153±0.735) U/mg,非特异性免疫酶SOD、AKP和PO活性分别为(129.026±3.496) U/mg、(1.326±0.173) U/mg和(16.366±0.065) ng/mL。综合各项实验指标表明,不同盐度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渗透压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中华绒螯蟹仔蟹在盐度4~8水体中有较好的生理适应性,淡水和高盐度水体会降低其渗透压调节和免疫防御功能,这为长江口仔蟹资源变动评估和繁育场保护提供了参考。

    • 不同饲料料型及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2018, 25(6):1260-1270.

      摘要 (886) HTML (369) PDF 574.05 K (4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饲料料型及投喂频率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及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饲料料型(膨化饲料,EF;颗粒饲料,PF)和投喂频率(2次/日,F2;3次/日,F3)为影响因素,共4个组,分别命名为EFF2、PFF2、EFF3和PFF3,每组3个平行,投喂8周,每天定时投喂两次(7:30和16:30)或3次(7:30,12:00,16:30)。结果显示,斑点叉尾鮰的末重和增重率受到投喂频率的影响,F2组显著高于F3组(>0.05)。颗粒饲料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和内聚性、回复性显著低于膨化饲料组(<0.05)。颗粒饲料组生肌调节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膨化饲料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F2组,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相对表达量则呈现相反趋势。综上,投喂同种配方的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效果相似,但是投喂颗粒饲料的斑点叉尾鮰硬度更大,而投喂膨化饲料则肌肉脂肪含量更高;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投喂频率是每天2次。

    • 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和四氯化碳诱导肝损伤的影响

      2018, 25(6):1271-1280.

      摘要 (544) HTML (301) PDF 1.59 M (4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姜黄素对尼罗罗非鱼()诱导鱼体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筛选治疗鱼类肝脏综合征的绿色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15 mg/kg、30 mg/kg、60 mg/kg、120 mg/kg和240 mg/kg)的姜黄素,连续饲喂鱼体8周后进行采样,探讨姜黄素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的影响,并采用CCl4诱导鱼体急性肝损伤,72 h后采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相关抗氧化指标以及肝组织切片的变化。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可显著增加鱼体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诱导72 h后,60 mg/kg和120 mg/kg姜黄素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而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谷胱甘肽(GSH)、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却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姜黄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鱼体肝不受损伤,且以添加120 mg/kg水平时效果最佳。综上,饲料中添加60~120 mg/kg姜黄素可促进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的提高,而当饲料中添加120 mg/kg姜黄素时,对其肝的保护作用最强,可有效地抑制肝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 中草药提取物黄连素对草鱼肝细胞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18, 25(6):1281-1288.

      摘要 (914) HTML (370) PDF 568.69 K (4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运用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探讨中草药提取物黄连素对草鱼()肝细胞(L8824)活力、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不同浓度黄连素(0 μmol/L、5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和100 μmol/L)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草鱼肝细胞0 h、6 h、12 h和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黄连素浓度和时间对细胞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在此基础上,设置了黄连素梯度浓度(0 μmol/L、5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和100 μmol/L)培养草鱼肝细胞12 h后,收集细胞,测定细胞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含量、细胞凋亡水平和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黄连素组相比,当黄连素浓度为100 μmol/L时,细胞GOT和GPT活性、ROS和MDA含量显著(<0.05)升高;当黄连素的浓度增加到100 μmol/L时,细胞凋亡水平显著(-3) mRNA表达量显著(<0.05)升高。综上所述,当黄连素浓度超过50 μmol/L会抑制细胞的生长,引发氧化应激,影响细胞功能。因此,黄连素在草鱼肝细胞培养液中添加的适宜浓度为25~50 μmol/L。

    • 渤海小黄鱼摄食习性

      2018, 25(6):1289-1298.

      摘要 (687) HTML (312) PDF 583.05 K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4个航次渤海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K-W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8~218 mm体长范围小黄鱼()的摄食习性及其随体长、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黄鱼摄食随海域和年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渤海小黄鱼摄食的饵料有40余种,主要以鱼类、虾类和浮游动物为食,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钝尾虾虎鱼(Euphausia pacifica)、长额刺糠虾()。渤海小黄鱼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中,春季的摄食强度最低,夏季和秋季的摄食强度都较高,不同的是夏季摄食率更高,而秋季的摄食量更高。随着体长的增大,渤海小黄鱼的摄食策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摄食强度分析,在体长较小时,胃饱满指数低,小黄鱼通过高摄食率来提高摄食强度;随着体长的增加,通过高胃饱满指数来提高摄食强度。从摄食的饵料个体分析,小黄鱼采取了随着体长增加摄食饵料个数减少,饵料个体增大的摄食策略。从摄食的饵料组成分析,小黄鱼随着体长增加发生了显著的食性转换现象:体长小于60 mm属浮游动物食性;体长60~99 mm时,属混合动物食性;体长100~119 mm时,属虾食性;体长超过120 mm,包括了虾/鱼食性和鱼食性。小黄鱼摄食的时空变化与环境中优势饵料生物的数量波动密切相关。

    • 基于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黄(鱼安)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

      2018, 25(6):1299-1307.

      摘要 (593) HTML (254) PDF 624.09 K (3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黄(鱼安)鱇()生活史特征的异质性,根据秋(2016年10月)、冬(2017年1月)、春(2017年5月)和夏(2017年8月)4个季节在山东近海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物种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研究。本文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和9个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用来研究黄(鱼安)鱇的体长-体重关系(的固定值(2.77)小于3,表示黄(鱼安)鱇为负异速生长,肥满度与体长负相关,身体趋于细长。根据AIC值最小原则,最复杂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即水域和季节对两个参数均存在随机效应)拟合效果最佳;交叉验证的结果同样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为可靠。根据最佳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差异性分析结果,黄(鱼安)鱇体长-体重关系的时空差异是极显著的(值则与此相反。整体来看,纬度高的黄(鱼安)鱇个体值与水深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本研究表明,季节和纬度对黄(鱼安)鱇的体长-体重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混合效应模型能把水域和季节的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在单个模型中更准确、方便地体现出来,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在数据来源异质性研究中的优势。

    • 黄渤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2018, 25(6):1308-1316.

      摘要 (911) HTML (289) PDF 907.31 K (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16年4-5月、2017年4月在黄、渤海调查采集的350尾蓝点马鲛()繁殖群体的生物学数据,对该繁殖群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繁殖群体的叉长范围为406~1010 mm,体重范围为533~7245 g,年龄组成为1~10龄,其中1龄与2龄个体分别占总数的39.2%与33.7%。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其生长特性,生长参数分别为=0.11;雌雄性比为1:1.49,3龄前雄性个体数占优势,3龄后雌性个体数占优势。蓝点马鲛的产卵期在4~6月,产卵盛期为4~5月;其绝对繁殖力范围为9.2~127.5万粒/尾,平均50.5万粒/尾;绝对繁殖力随着年龄、叉长的上升逐渐增大,7龄后出现衰退现象。蓝点马鲛的优势饵料生物为玉筋鱼()。与历史记录比较,蓝点马鲛低龄化、小型化现象更加突出,摄食结构改变,繁殖期提前,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 基于声学映像的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集群特征

      2018, 25(6):1317-1324.

      摘要 (394) HTML (298) PDF 1.97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集群特征,本研究根据2017年3-4月我国南极磷虾探捕项目采集的断面声学数据,使用通用声学数据后处理软件,研究了该海域的南极磷虾集群特征信息。本研究共检测并提取了2539个磷虾集群的高度、长度、分布深度、集群间距、集群面积及集群磷虾密度信息,其中白天集群1389个,夜晚集群1150个。通过集群特征值的统计,将该海域集群分为3类。聚类A的虾群密度最大[(19.24±27.00) ind/m3],聚类B的虾群最深[(174.74±53.30) m],聚类C的虾群面积最大[(2868.62±2149.75) m2]。聚类A和聚类B的集群长度无显著性差异(>0.05)。A类集群主要分布在南奥克尼群岛北部及西北部的深水区,水深>1000 m。B类和C类集群在整个调查海域均有分布,其中B类集群多分布在群岛大陆架海域,水深<200 m。不同区域的集群分布信息不同,离岛屿最远的东西两个断面集群较少,分布比较分散。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磷虾个体位于少数的大型集群中,集群磷虾密度和集群间距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通过磷虾集群与外界因子(环境因子,捕食者)相关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了解集群结构与形成机制,预测磷虾资源分布。

    • 哈维氏弧菌RT-LAMP检测方法建立与应用

      2018, 25(6):1325-1334.

      摘要 (482) HTML (353) PDF 4.68 M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哈维氏弧菌()"烂身病"的主要病原菌。为了能够快速诊断该病原菌,急需建立一种耗时短、准确以及便捷的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分离到的致病菌株QT520的Tox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加入SYTO-9特异荧光染料,建立了一种可以实时、快速检测哈维氏弧菌的LAMP法(RT-LAMP)。该方法对哈维氏弧菌的基因组DNA及菌液灵敏度分别为100 fg/μL和103 cfu/mL,与Real-time PCR法检测灵敏度相当,比普通PCR的检测灵敏度要分别高1000倍和10倍,能有效区分哈维氏弧菌与坎氏弧菌();可以实时观察检测结果,且检测时间只需要40 min;具有耗时短、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仪器便携、操作简单且能实时观察检测结果等优点,非常适合在生产现场进行哈维氏弧菌的检测。

    • 海蜇Frizzled1基因的克隆及在无性繁殖中的表达

      2018, 25(6):1335-1346.

      摘要 (403) HTML (282) PDF 2.92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RACE技术解析了海蜇(-Fzd1基因的全长cDNA为2387 bp,其中编码区为1761 bp,编码586个氨基酸的多肽。SMART分析表明,-Fzd1基因具备Fzd家族共同的结构特征,包括:一个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一个位于N-末端富含10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的半胱氨酸富集域(CRD),一个含有7个跨膜片段的跨膜结构域,以及一个含有5个重要的磷酸化位点的C端尾巴。多序列比对表明,Clytia hemisphaerica)和海葵(Mus musculus)、爪蟾()的Fzd1、Fzd2和Fzd7家族基因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基于N-J法,将人、鼠、爪蟾、斑马鱼和果蝇(Re-Fzd1基因首先与刺胞动物门的Fzd1聚类在一起,然后与脊椎动物Fzd1、Fzd2和Fzd7三个家族聚成一个类群,表明脊椎动物Fzd1、Fzd2和Fzd7家族可能与刺胞动物门的Fzd1起源于同一个共同祖先。-Fzd1基因在海蜇无性繁殖的4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表达量最高的横裂体阶段是表达量最低的稚水母阶段的3.67倍。整体原位杂交显示,在海蜇横裂体时期,-Fzd1不但参与了海蜇的早期发育过程,还调控了海蜇无性繁殖的发生。

    • 水生食物网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2018, 25(6):1347-1360.

      摘要 (1130) HTML (447) PDF 602.85 K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生生物在食物网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实质是研究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传统的水生食物网研究方法是基于形态学观察的胃含物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稳定同位素技术、特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DNA条形码等分子技术的引入有效的弥补了胃含物分析的不足,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水生生物的摄食信息,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水生食物网研究方法的发展动态,分别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技术、特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DNA条形码技术与胃含物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着重归纳总结了其在水生生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详细地指出了4种水生食物网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适用范畴和对实验样品的需求。胃含物分析作为传统食物网研究方法未来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向我们传递了最为直接的摄食信息。在此基础上,稳定同位素技术、特征脂肪酸组成分析和DNA条形码等分子技术作为胃含物分析方法的补充手段,将更有利于重建复杂的水生食物网结构,进而为渔业管理提供必要的帮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