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0卷第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2023, 30(7). DOI: 10.12264/20230711

      摘要 (67) HTML (0) PDF 44.81 M (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次

      2023, 30(7). DOI: 10.12264/20230712

      摘要 (42) HTML (0) PDF 325.61 K (3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研究论文
    • 星斑篮子鱼幼鱼的听觉阈值

      2023, 30(7):813-820. DOI: 10.12264/JFSC2023-0061

      摘要 (956) HTML (374) PDF 1.26 M (5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开发一种可行的声音威慑的鱼类行为控制方法以减少篮子鱼对藻类的啃食,需测定鱼类对声音的感知能力。本研究通过测定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 研究了 14 尾不同体长星斑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在声音刺激下的脑电反应模式, 基于脑电反应特征确定了星斑篮子鱼幼鱼听觉频率敏感性和对应阈值。结果表明: 星斑篮子鱼幼鱼在频率范围 100~800 Hz 的声音刺激下均表现出明显的听觉诱发电位, 其 AEP 波形幅值随着刺激声音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听觉阈值也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 且对 100~300 Hz 的低频声音较为敏感, 听觉最敏感频率为 200 Hz, 平均听觉阈值为 104 dB; 不同体长个体的听觉敏感性在 200~300 Hz 内出现明显差异, 其中体长大于 4.5 cm 的篮子鱼听觉阈值要明显小于体长小于 4.5 cm 的个体。这表明随着个体发育, 较大体长的鱼听觉阈值也较低, 这可能与它们的听觉器官的发育完善程度有关。总体而言, 星斑篮子鱼幼鱼的听觉较敏感, 听觉阈值低至 100 dB 左右, 与环境背景噪声的强度相接近。因此, 利用声音威慑星斑篮子鱼的声源强度需求低, 可行性强, 可以减少海藻类被啃食的概率, 从而降低海藻养殖的经济损失。

    • 苏丹鱼染色体核型及系统进化分析

      2023, 30(7):821-830. DOI: 10.12264/JFSC2023-0049

      摘要 (560) HTML (434) PDF 1.86 M (6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类染色体核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在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丰富苏丹鱼 (Leptobarbus hoevenii)种质资源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苏丹鱼为研究对象, 采用染色体冷滴片制备法分析了染色体核型特征, 运用线粒体 16S rRNA 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 探讨了鲃亚科鱼类种属间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 苏丹鱼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 2n=50, 其中包含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 8 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14 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2 条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 1 条, 核型公式为 2n=16m+28sm+4st+2t, 染色体臂数(NF)为 94。14 种鲃亚科鱼类的线粒体 16S rRNA 基因比对分析结果表明: 鲃亚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为 0.016~0.134, 平均遗传距离为 0.074; 苏丹鱼与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 barbata)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大(0.134), 与泰国短吻鱼(Sikukia stejnegeri)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0.090); 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 苏丹鱼位于进化树的基部, 与四须鲃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可为苏丹鱼种质资源鉴定、品种改良、系统进化等提供理论支撑。

    • 滇池食蚊鱼胚胎发育特点及与母体的营养联系

      2023, 30(7):831-840. DOI: 10.12264/JFSC2023-0114

      摘要 (488) HTML (445) PDF 3.14 M (6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卵胎生是鱼类为适应特定环境进化出的一种生殖策略。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是典型的卵胎生鱼类, 厘清其卵胎生特征是否在入侵云贵高原过程中发生适应性演化的问题, 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种群快速扩散机制。本研究用常规解剖观察法、称重法, 针对滇池种群胚胎发育特点、干湿重变化及与母体营养联系问题开展研究。 结果显示, 滇池食蚊鱼胚胎发育过程依赖于卵黄营养供给, 在产出前, 卵黄仅微量残余, 身体发育完善, 基本保持了物种固有的卵胎生特点。胚胎湿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显著增加, 但同时干重损失也十分明显(30.4%), 营养指数(MI)为 0.70, 提示母体对胚胎没有受精后的特定营养供给, 支持食蚊鱼是严格意义上的卵磷脂营养型(卵胎生)鱼类观点。其胚胎(仔鱼)出现小型化趋势, 胚胎湿重、干重及初生体长等关键生态适应性性状明显低于已研究的其他低地种群, 表现出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响应。这种响应是否有助于其向更高海拔的高原环境扩散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壳紫长牡蛎家系生长存活比较及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2023, 30(7):841-851. DOI: 10.12264/JFSC2023-0109

      摘要 (709) HTML (409) PDF 1.32 M (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培育壳色和生长性状优良的壳紫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新品系, 2021 年通过家系选育的方式, 以壳色性状为主要选育指标, 建立了第 1 代壳紫长牡蛎选育群体。本研究以壳紫 F1 为亲本, 采用平衡巢式设计建立了 36 个全同胞家系, 并以野生长牡蛎为亲本建立对照组, 比较分析了各家系在生长和存活方面的性能表现; 同时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壳紫家系幼虫和稚贝期的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 不同生长阶段壳紫长牡蛎家系的存活率和壳高均值均高于对照组, 幼虫期分别提高了 1.49%~10.18%和 3.75%~15.94%, 稚贝期分别提高了 4.05%~16.94%和 15.95%~18.25%。不同壳紫家系的生长和存活情况也存在差异, 没有发现在存活率和生长性状方面同时具有优势的家系。壳紫长牡蛎幼虫期壳高和壳长的狭义遗传力范围分别为 0.43~0.84 和 0.49~0.80, 稚贝期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力分别为 0.15~0.33 和 0.18~0.37, 均属于中高等遗传力。不同生长阶段壳紫长牡蛎家系壳高和壳长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 幼虫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67~0.97 和 0.17~0.51, 稚贝期为 0.77~0.99 和 0.14~ 0.65。本研究表明壳紫长牡蛎家系具有一定的生长和存活优势, 其壳高和壳长性状均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研究结果为培育壳紫长牡蛎新品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 日本沼虾杂交选育群体F3和亲本群体的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2023, 30(7):852-862. DOI: 10.12264/JFSC2023-0073

      摘要 (614) HTML (363) PDF 1.06 M (5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三系杂交选育子代 F3 (SCDF3 和 SDCF3)和亲本群体(淀山湖 DSF3、洞庭湖 DTF3、长江 CJF3)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对体重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 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所选择的 12 个形态性状除了额剑上齿数和额剑下齿数以外, 其余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且与体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5 个群体被保留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系数 R2分别为 0.935 (DSF3)、0.906 (DTF3)、0.902 (CJF3)、0.958 (SCDF3)和 0.988 (SDCF3); 通径分析中, DSF3 群体的头胸甲宽(CW)、全长(OL)、第二步足长(P2L)和尾节长(TL), DTF3 群体的头胸甲宽(CW)、 腹部长(AL)和第六腹节高(A6H), CJF3 群体的体长(BL)和尾节长(RL), SCDF3 群体的体长(TL)、第六腹节长(A6L)和第二步足长(P2L), SDCF3 群体的第二步足长(P2L)、体长(BL)和头胸甲长(CL)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P<0.01)。各群体形态性状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 YDSF3=−9.661+CW×0.365+OL×0.078+P2L×0.32+TL×0.28; YDTF3=−7.009+ CW×0.448+AL×0.129+A6H×0.633; YCJF3=−11.795+BL×0.258+RL×0.104; YSCDF3=−4.402+BL×0.093+A6H×0.531+P2L× 0.013; YSDCF3=−2.861+P2L×0.029+BL×0.062+CL×0.078。聚类结果显示, 两个杂交群体子代形态上最为相似。研究结果可为日本沼虾的良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 高脂日粮添加胆汁酸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脂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

      2023, 30(7):863-877. DOI: 10.12264/JFSC2023-0065

      摘要 (1233) HTML (450) PDF 1.27 M (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胆汁酸对高脂饲料饲喂下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生理、脂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配制基础饲料(脂肪含量 10.6%, 对照组 C)、高脂饲料(脂肪含量 17.5%, 高脂组 HF)、高脂饲料+300 mg/kg 胆汁酸 (HFB1)、高脂饲料+600 mg/kg 胆汁酸(HFB2)、高脂饲料+900 mg/kg 胆汁酸(HFB3) 5 种试验饲料。将 750 尾大口黑鲈随机分为 5 组, 每个组设置 3 个平行缸, 每缸 50 尾, 进行 7 周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高脂饲料显著降低大口黑鲈生长性能, 而添加胆汁酸后可改善高脂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的不利影响。饲喂高脂饲料组血浆和肝脏中甘油三酯 (TG)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胆汁酸后, 肝脏中 TG 含量显著降低(P<0.05), 而血浆中 TG 含量在胆汁酸添加量为 900 mg/kg 时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血浆中总胆酸(TBA)含量随着胆汁酸添加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 胆汁酸添加量为 600 mg/kg 时, 肝脏中法尼醇 X 受体基因(fxr)表达量上调(P<0.05), 胆汁酸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 (cyp7a1bsepasbt)均显著上调(P<0.05)。同时对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进行检测, 发现 fxr 诱导 shp 的表达, 抑制肝脏中 srebp1 及脂肪合成相关基因(fasacc2)的表达。此外, 胆汁酸增加肝脏中脂肪分解和 β 氧化相关基因(lplhlhslcpt1acox1)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 高脂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改善大口黑鲈生长性能, 通过 FXR/SHP/ SREBP1 信号通路调节脂质代谢, 并促进胆汁酸合成和循环,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胆汁酸在鱼类中的营养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 低氧胁迫对大菱鲆血液学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及鳃组织影响的性别差异

      2023, 30(7):878-890. DOI: 10.12264/JFSC2023-0052

      摘要 (1093) HTML (462) PDF 8.55 M (7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在低氧胁迫下的生理反应是否具有性别差异, 本研究选取规格相似的雌性[(169.95±13.55) g]和雄性[(170.08±19.02) g]大菱鲆, 明确了其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 Pcrit)下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分析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正常溶解氧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气体交换率、呼吸频率和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 雌雄大菱鲆在 Pcrit 时溶解氧浓度分别为(3.34± 0.23) mg/L 和(3.22±0.17) mg/L, 无显著性别差异(P>0.05)。低氧胁迫 6 h 后, 雌雄大菱鲆血浆皮质醇(cortisol, COR) 浓度,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雌性大菱鲆白细胞数目(white blood cell, WBC)均显著升高(P<0.05), 且 CAT、GSH-Px 活性和 MDA 含量变化出现显著性别差异(P<0.05), COR 浓度、 CAT 与 GSH-Px 活性及 MDA 含量变化均与时间和性别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低氧胁迫 6 h 后, 雌雄大菱鲆的气体交换率、呼吸频率、鳃小片长度、间距和周长显著增加, 而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 雌雄大菱鲆鳃小片末端杵状和基质增生变化显著增多(P<0.05), 但无显著性别差异。恢复正常溶解氧 12 h 后, 上述各项检测指标逐渐恢复至对照水平(P>0.05)。本研究表明, 在低氧胁迫条件下, 雌雄大菱鲆在血浆 CAT、GSH-Px 活性和 MDA 含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大菱鲆通过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机体因低氧胁迫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 同时增加了呼吸频率和气体交换率, 并伴随着鳃组织形态学变化来提升机体对氧气的摄取和利用能力, 从而增强其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 且雄性大菱鲆较雌性更耐低氧。

    • 万山群岛秋季鱼类营养级及营养生态位研究

      2023, 30(7):891-906. DOI: 10.12264/JFSC2023-0132

      摘要 (877) HTML (427) PDF 1.87 M (6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万山群岛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征, 构建万山群岛渔业生物简要食物网, 于 2021 年秋季(9 月)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万山群岛主要渔业生物的营养结构特征, 并计算了其营养结构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 万山群岛海域鱼类 δ13C 值变化范围为−21.23‰ (鲻 Mugil cephalus)~−14.00‰ (黑边布氏鲾 Eubleekeria splendens), 均值为 (−16.96±0.41)‰, δ15N 值变化范围为 9.93‰ (卵形鲳鲹 Trachinotus ovatus)~14.83‰ (截尾白姑鱼 Pennahia anea), 均值为(12.52±0.34)‰, 鱼类的营养级变化范围为 2.54~3.98, 平均营养级为 3.30。鱼类的 δ13C 变幅(CR)为 7.23, δ15N 变幅(NR)为 4.90, 凸多边形总面积(TA)为 23.64, 矫正后的标准椭圆面积(SEAc)为 3.73, 平均离心距离(CD)为 1.30, 平均最邻近距离(MNND)和平均最邻近距离标准差(SDNND)均为 0.24。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可将万山群岛的鱼类划分为 3 个类群, 分别是浮游食性鱼类 4 种(3.57%)、底栖食性鱼类 7 种(6.25%)和低级肉食性鱼类 101 种(90.18%)。 Bayesian 混合模型计算万山群岛海域鱼类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浮游动物(zooplankton), 其贡献率为 62.54%, 其次是藻类贡献率为 25.28%。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万山群岛鱼类连续营养谱, 对掌握万山群岛海域食物网与营养结构特征有重要意义, 可为万山群岛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珠江下游7种典型鲤科鱼类摄食器官形态特征比较

      2023, 30(7):907-920. DOI: 10.12264/JFSC2023-0101

      摘要 (964) HTML (393) PDF 42.36 M (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形态差异, 以珠江下游的海南鲌(Culter recurviceps)、鲤(Cyprinus carpio)、广东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和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7 种典型鲤科鱼类为研究对象, 基于形态解剖和多元分析等方法, 比较了这 7 种鱼类外部和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特征差异。结果显示, 7 种鲤科鱼类外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口裂宽、口裂高等与食物捕获有关的性状上, 内部摄食器官形态的种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咽骨长、咽骨后肢长等与食物咀嚼有关的性状上, 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分化程度显著大于外部摄食器官。另外, 研究发现食性对鲤科鱼类内部摄食器官形态影响大于系统发育地位的影响, 外部摄食器官形态性状对于鱼类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揭示了同域分布鲤科鱼类的摄食器官结构差异, 探讨了摄食器官形态结构与食性、系统演化地位的关系, 对于了解鲤科鱼类生态适应机制以及开展珠江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寄生部位分化对吉陶单极虫种群分化的影响

      2023, 30(7):921-932. DOI: 10.12264/JFSC2023-0069

      摘要 (482) HTML (403) PDF 3.58 M (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究寄生部位分化对黏孢子虫种群分化的影响, 以吉陶单极虫(Thelohanellus kitauei)为例, 研究了寄生于鲤(Cyprinus carpio)皮肤和肠道的吉陶单极虫的形态、寄生特征和分子遗传信息。寄生皮肤的吉陶单极虫(S 型)形成单个明显孢囊, 直径约 2.1 cm, 寄生肠道的吉陶单极虫(I 型)形成多个(16 个)孢囊, 直径 0.21~0.82 cm; 孢子形态特征相比, S 型和 I 型孢子鞘膜宽差异不显著(P>0.05), 但孢子厚差异显著(P<0.01), 孢子长、极囊长、鞘膜长、孢子宽和极囊宽呈现极显著差异(P<0.001); 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二者均寄生于结缔组织中, 引起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增生等炎症反应, 但 S 型孢子主要分散在真皮疏松层, 部分孢子侵入致密层, 造成结缔组织弯曲、变形, 而 I 型孢子主要分散在肠黏膜下层上方, 挤压并导致肠绒毛萎缩; 分子序列比对发现, S 型和 I 型的 SSU rDNA 序列相似度较高, 为 99.7%, 具有 4 个差异位点, ITS-5.8S rDNA 序列间相似度较低, 仅 97.3%, 共有 20 个差异位点。基于 SSU rDNA 和 ITS-5.8S rDNA 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 S 型和 I 型于吉陶单极虫支系内部各自聚类, 表明相同寄生部位的吉陶单极虫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综上所述, 寄生不同部位的吉陶单极虫在形态、寄生特征和遗传信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具有明显的种群分化特征, 说明寄生部位分化是驱动黏孢子虫种群分化的重要因素。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