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过刊浏览
-
2024,31(6):627-639, DOI: 10.12264/JFSC2024-0063
Abstract:
为探究微小 RNA (miRNA)在贝类性腺发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研究材料, 以在幼贝早期性别分化阶段精巢中高表达的 miR-124-3p_4 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 预测并验证了其靶向调控的基因, 揭示关键靶基因的表达模式。软件综合预测可知 miR-124-3p_4 调控 8 个卵巢偏向性基因, 其中与 miR-124-3p_4 互作能力最强的基因为 dpgn-like 基因; 表达结果显示 dpgn-like 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精巢, 且其表达定位于卵原和卵母细胞胞质;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以及体内过表达 miRNA 实验从体外和体内两个方面验证了 miR-124-3p_4 能够下调 dpgn-like 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miR-124-3p_4 可以抑制卵巢高表达基因 dpgn-like 在精巢中的表达, 暗示其可能在栉孔扇贝性腺发育中发挥调控作用。
-
2024,31(6):640-651, DOI: 10.12264/JFSC2024-0092
Abstract:
为了探究耳石锶标记技术应用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的可行性, 利用 80 mg/L 的六水氯化锶对约 9 日龄的草鱼仔鱼进行 2 d 浸泡标记。浸泡完成后, 在恢复饲养的过程中对鱼体进行定期取样, 利用 X 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仪(EPMA)对前处理后的 3 类耳石样本进行面分布和线分析检测, 以探讨锶元素对草鱼仔鱼耳石的元素指纹标记效果, 同时根据耳石日轮计数来探究草鱼 3 类耳石第一日轮的确切形成时间及锶标记时滞。定量线分析结果表明 80 mg/L 的 SrCl2·6H2O 水溶液浸泡标记 2 d 能够在草鱼仔鱼耳石上形成锶标记峰值。 微耳石和矢耳石的锶标记峰值大于星耳石, 随着恢复饲养时间的增加, 锶标记高峰会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在 3 类耳石 Sr 值或 Sr/Ca 比值未出现上升的阶段, 微耳石和矢耳石的 Sr 值和 Sr/Ca 比值检测值也均大于星耳石。面分布检测结果与线分析保持一致, 3 类耳石标记区域显示出明显的红色, 未标记的低锶耳石区域显示为蓝色。此外, 本研究通过对锶标记特征及耳石的生长日轮数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草鱼仔鱼的 3 类耳石中, 星耳石的形成时间晚于微耳石和矢耳石, 在草鱼仔鱼孵化第 12 天时才形成第 1 日轮, 而微耳石和矢耳石的第 1 日轮形成于草鱼仔鱼孵化后第 2 天。微耳石和矢耳石锶标记开始形成与浸泡开始, 及锶标记消失与浸泡结束分别存在 1 d 的时间差, 在星耳石上观察到锶标记出现在耳石核心处, 锶标记信号的消失与浸泡结束存在 1 d 的时间差。从实验鱼存活及行为来看, 本研究设计的 Sr 剂量范围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到由于不同耳石对锶元素的吸收程度造成的标记检测效果, 和耳石自身形态结构差异及取样的难易程度, 推荐微耳石可作为观测草鱼仔鱼 Sr 标记最适合的耳石样本, 本研究结果可为草鱼及其他鲤科鱼类的增殖放流标记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
2024,31(6):652-661, DOI: 10.12264/JFSC2023-0357
Abstract: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蟹的营养强化作用, 通过 60 d 的饲养实验, 评估了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分别在饲料中添加 0%、10%和 20%南极磷虾粉作为 3 个实验组, 并以投喂缢蛏作为对照组, 每组设 3 个平行。分析各组雌蟹肝胰腺重量(HW)、性腺重量(GW)、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的变化特征。营养强化结束后开展了亲蟹的繁殖实验研究, 每组设 3 个重复, 每缸中放 5 只雄蟹和 10 只雌蟹, 比较各组中雌蟹的产卵量、生殖力和生殖指数等繁殖性能, 分析胚胎卵径、重量、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1) 营养强化后, 各饵料组中雌蟹的肝胰腺重量和肝胰腺指数均显著低于强化前 (P<0.05), 性腺重量和性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强化前(P<0.05), 其中以 20%组最高。(2) 雌蟹的产卵量和生殖力均以 20%组中最高, 但各组间生殖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 各实验组胚胎卵径、卵重、水分、粗蛋白、总蛋白和粗脂肪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0%组中磷脂(PL)含量最高, 且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10%组中甘油三酯(TG) 含量最高, 平均为(1449.73±101.38) μg/g, 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组和对照组胚胎中胆固醇含量(CHOL) 均显著高于 10%组和 20%组(P<0.05)。(4) 0%组中 C20∶2 和 C20∶4n6 含量最高, 且显著高于 10%组(P<0.05), 但 SFA、MUFA 和 PUFA 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 饲料中添加 10%~20%南极磷虾粉能促进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性腺发育, 其中 20%南极磷虾粉能显著提高繁殖性能和改善胚胎质量。
-
韩淋梅,刘明求,李传武,向兴,李建成,肖亚梅,邹利,田璐,谢仲桂,梁志强
2024,31(6):662-673, DOI: 10.12264/JFSC2024-0037
Abstract:
为实现稀有白甲鱼(Onychostoma rara)的人工繁殖, 丰富稀有白甲鱼胚胎发育的生物学资料,2016—2019 年从怀化市沅江水系捕捞野生稀有白甲鱼 12 批次, 放入网箱中进行驯化养殖, 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稀有白甲鱼亲本, 2019 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 繁育苗种 8500 尾; 2023 年, 子一代苗种性腺发育成熟, 获得全人工繁殖成功, 繁殖苗种 20.2 万尾。雌鱼适宜催产药物组合和剂量为: LHRH-A2 12 μg/kg+HCG 700 IU/kg+PG 1.5 mg/kg, 分两次注射, 雄鱼剂量减半。采用干法受精, 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受精卵的时序及发育特征。稀有白甲鱼受精卵颜色为黄色, 沉性卵, 具有微黏性, 受精 30 min 后黏性消失, 卵径为(2.21±0.06) mm, 吸水膨胀后卵径为(2.88±0.07) mm。水温为 19.5~25.5 ℃时, 稀有白甲鱼胚胎孵化时长约为 45.5 h, 孵化累积积温为 1024.39 h·℃。初孵鱼苗呈淡黄色,全身无其他色素, 孵化后第 2 天, 眼球黑色素沉着, 心脏及腹部红色血管清晰可见。当孵化温度降低, 胚胎出膜的时间延长, 出膜前期眼球色素明显, 心脏及腹部可见红色血液流动, 表现出更完善的发育状态。本研究首次实现了稀有白甲鱼的人工繁殖, 并对其胚胎发育的时序及发育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 为稀有白甲鱼野生种群恢复及规模化产业开发提供了苗种, 也为我国土著鱼类繁育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
2024,31(6):674-683, DOI: 10.12264/JFSC2024-0041
Abstract:
为了评价温度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体培育效果的影响,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自行设计的中国鲎幼体培育系统, 比较了仔鲎和稚鲎在 4 种水温(25、28、31 和 34 ℃)条件下的蜕壳率、蜕壳时间和死亡率。结果表明, 经过 120 d 的培育, 仔稚鲎的总存活率在各温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但较高培育温度能显著促进仔稚鲎蜕壳。实验结束时, 34 ℃组多数幼体为 4 龄稚鲎, 部分已进入 5 龄; 31 ℃组多数为 4 龄稚鲎; 28 ℃组多数为 3 龄稚鲎, 部分进入 4 龄; 25 ℃组多数为 2 龄稚鲎, 仅少数个体进入 3 龄。在实验期间内, 1 龄仔鲎的死亡率为 6.00%~19.33%, 其中 25 ℃温度组 1 龄仔鲎的死亡率显著高于 31 ℃和 34 ℃温度组(P<0.05), 其余温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2~4 龄稚鲎的死亡率在不同温度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 龄仔鲎最早蜕壳时间在不同温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水温越高, 开始出现蜕壳的时间越早。根据各龄幼体蜕壳的加权平均时间和最早蜕壳时间推测, 在 25~34 ℃条件下, 2~4 龄幼体各龄期发育所需时间介于 27~43 d。1 龄期的发育时间受温度的影响显著大于 2 龄以上幼体。综合分析,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 水温升高能有效促进中国鲎仔鲎和稚鲎蜕壳, 31 ℃和 34 ℃均能获得很好的培育效果。结果提示, 在室内大规模培育大规格稚鲎是可行的, 鲎卵孵出 1 龄仔鲎后, 应及时采用较高温度进行培育, 使其能尽快发育蜕壳进入 2 龄, 避免低温导致仔鲎进入滞育状态。
-
2024,31(6):684-692, DOI: 10.12264/JFSC2024-0024
Abstract:
为掌握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的胚胎及仔鱼发育规律, 填补人工繁育空白, 丰富其繁殖生物学数据, 本研究在额尔齐斯河水域收集黑鲫亲本, 通过人工催产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 对其早期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 黑鲫胚胎在(19.89±0.64) ℃温度条件下, 历经 110 h 35 min 孵化出膜, 共需要积温 2274.54 h· ℃ ;黑鲫胚胎从受精卵开始, 受精后 50 min 胚盘隆起, 6 h 40 min 发育至囊胚, 17 h 20 min 发育至原肠胚, 26 h 20 min 发育至神经, 37 h 20 min 出现肌节, 70 h 35 min 出现心跳, 110 h 35 min 孵化出膜, 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共 7 个阶段(26 个时期); 孵出 1 d 的鱼苗全长(4.45±0.12) mm, 卵黄囊饱满, 静卧于水底, 2 d 后鱼苗全长(5.13±0.18) mm, 色素沉淀增加, 出现短暂游动, 3 d 后鱼苗全长(5.69± 0.17) mm, 对外界刺激敏感, 卵黄囊吸收完毕, 臀鳍和尾鳍清晰可见。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额尔齐斯河黑鲫在人工催产条件下的早期发育的时序及特征, 将为进一步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参考。
-
2024,31(6):693-703, DOI: 10.12264/JFSC2024-0064
Abstract:
根据 2018—2021 年七连屿海域 4 个航次的调查资料, 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环境状况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参考。结果显示, 该海域浮游植物共鉴定出 5 门 111 属 341 种, 种类组成以硅藻(69.21%)和甲藻(23.75%)为主。浮游植物丰度范围为(2.34~2841.16)×103 cells/m3 , 2018 秋季平均值最高(797.47× 103 ) cells/m3 , 2018 年夏季(675.40×103 ) cells/m3 次之, 2020 年夏季最低(91.39×103 ) cells/m3 。浮游植物丰度主要由硅藻(48.67%)和蓝藻(47.22%)组成。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群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RDA 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七连屿浮游植物群落的环境因子主要为透明度、水深、氨氮、 DIN 和氮磷比, 不同时期主导因子存在差异。该海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由氮转为磷; 多样性降低可能与该海域氮含量猛增致氮磷比失衡有关, 因此应减少含氮污水的排放, 加强该海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
-
2024,31(6):704-717, DOI: 10.12264/JFSC2024-0072
Abstract:
为掌握浙江近海贝类的生态位特征及其种间关系, 根据 2020 年 8 月—2021 年 4 月在浙江近海开展的 4 个季度底栖贝类生物量与海洋环境调查数据, 对贝类生态位、种间联结性, 以及环境因子对贝类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调查采集贝类共 41 种, 其中主要贝类共 16 种, 分为 3 个生态类群, 生态位宽度为 1.1~3.7, 平均生态位宽度为 2.4, 其中习见蛙螺(Bursa rana)生态位宽度最大(3.7), 双沟鬘螺(Phalium bisulcatum)生态位宽度最低(1.1)。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为 0~0.66, 其中长尾纺锤螺(Fusinus longicaudus)与管角螺(Hemifusus tuba)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66), 58 对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为 0, 贝类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主要贝类种间总体呈现不显著正关联 (VR>1), 89.7%种对的联结性不显著(P>0.05), 表明该海域主要贝类种对间对资源的整体竞争较小, 而棒锥螺 (Turritella terebra bacillum)与扁玉螺(Glossaulax didyma)、带鹑螺(Tonna olearium)、习见蛙螺等部分种类也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不同季节贝类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环境因子略有不同, 但栖息水深与盐度(0.2≤r<0.4, P<0.01)是影响近海贝类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近海贝类生态稳定性评估和资源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
2024,31(6):718-730, DOI: 10.12264/JFSC2024-0005
Abstract:
为建立基于荧光染色技术的贝类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离前处理方案, 以菲律宾帘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 作为研究对象, 在 10%氢氧化钾(KOH)和蛋白酶 K 两种消解体系下, 考察消解效率、堵膜率和微塑料回收率及红外光谱变化情况, 确定最佳消解条件并做优化。优化方案结合尼罗红荧光染色, 并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疑似荧光颗粒进行验证, 确定方案的适用性。实验表明: 优化后的 KOH 消解方案, 消解效率提高到(99.80±0.06)%, 堵膜率降至(95.78±6.51)%, 3~5 mm 粒径塑料标准品的回收率为(97.92±3.61)%, 400~600 μm 粒径塑料标准品的回收率为(89.58±4.14)%。经优化的蛋白酶 K 消解方案, 消解效率提升至(99.97±0.02)%, 堵膜率降为(94.37±9.85)%, 两种粒径的塑料标准品回收率分别为(97.92±3.61)%和(87.08±2.69)%。使用尼罗红溶液染色有效地提高了目视显微观察筛选效率。实验发现蛋白酶 K 优化组出现众多假阳性荧光亮点, 影响显微拉曼测定, 而 KOH 优化组未出现类似的情况。样品共检出 0.99 个/g(湿重)微塑料, 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纤维状, 长度为(971.23±22.01) μm]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颗粒, 粒径为 (26.88±1.69) μm]。最终采用以 10% KOH 为消解溶液, 超声 10 min 后, 在 50 , 150 r ℃ /min 的水浴中消解 4 h, 经 5% 稀盐酸溶液调节 pH 为优化前处理方案, 结合尼罗红荧光染色观察和共聚焦显微拉曼定性, 本方案简单、经济且高效, 可适用于双壳贝类中微塑料的检测分析。
-
2024,31(6):731-743, DOI: 10.12264/JFSC2024-0089
Abstract:
为查清饵料沙蚕中弧菌病原携带情况, 建立有效病原消除技术, 本研究调查了我国沿海 10 个区域养殖及野生沙蚕中弧菌病原种类及载量, 用柠檬酸、聚维酮碘、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苹果酸、甲酸、二甲酸钾、丙酸及弧菌净(含柠檬酸与酸性硫酸钙商用产品)为杀菌药物, 测试了其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体外杀菌效果; 以最低体外杀菌浓度的柠檬酸、聚维酮碘及弧菌净杀菌药物浸泡沙蚕, 测试了其对蚕体内弧菌的消除效果, 并研究了其对沙蚕的安全浓度, 同时分析了 3 种药物浸泡沙蚕 3 h 后, 沙蚕体内蛋白、脂肪、胆固醇及维生素 E 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 样品沙蚕中携带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V. harveyi)、欧文氏弧菌(V. owensii)、副溶血弧菌(V. parahaemolyticus)及嗜芳香环弧菌(V. cyclitrophicus), 检出率分别为 86.7%、20.0%、13.3%、13.3%及 6.7%。样品中弧菌载量最高达到 7.0×104 cfu/g, 最低载量为 2.0×103 cfu/g。9 种药物体外最低杀菌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聚维酮碘 (10.0×10−3 g/L)、甲酸(0.5 g/L)、弧菌净(1.0 g/L)、柠檬酸/苹果酸/丙酸(1.2 g/L)、二甲酸钾(1.6 g/L)、脱氢乙酸钠 (12.0 g/L), 山梨酸钾(30.0 g/L)。用柠檬酸、聚维酮碘及弧菌净最低有效浓度溶液浸泡沙蚕 0.5 h 与 3 h, 体内弧菌杀菌率分别为 96.2%、66.4%、99.9%与 97.7%、98.0%、100.0%。3 种药物对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48.9×10−3 g/L、 120.3×10−3 g/L、963.0×10−3 g/L。经过 3 种消毒剂处理后, 沙蚕体内的蛋白、脂肪、胆固醇及维生素 E 的含量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果提示, 沙蚕作为生物饵料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 有机酸类药物浸泡处理能够降低病原菌载量, 研究结果可为对虾疾病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2024年第31卷第6期
研究论文
-
浙江近海三疣梭子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向乾, 蒋日进, 单晓鸾, 李振华, 赵芃, 郝辉擘, 李齐群, 周永东
Abstract:
为探究浙江近海三疣梭子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2020—2022年4月(春季)和11月(秋季)浙江近海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热点分析(Getis-Ord G_i^*)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分析分析三疣梭子蟹资源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 春季空间自相关性从小到大依次为2020年(P>0.1)、2022年(P<0.01)、2021年(P<0.01);秋季空间自相关性从小到大依次为2022年(P<0.05)、2021年(P<0.01)、2020年(P<0.01)。2021和2022年均表现为春季三疣梭子蟹空间聚集程度高于秋季,而2020年空间聚集程度为春季低于秋季。(2) 局部自相关表明,春季和秋季三疣梭子蟹热点区分布位置分布存在相似性,即春秋季三疣梭子蟹热点区分布存在规律,春季三疣梭子蟹主要聚集在舟山海域西北部,而秋季则聚集在舟山海域东北部。(3) GWR模型表明不同季节的环境因子对三疣梭子蟹资源分布具有空间非平稳效应,春季各环境因子对三疣梭子蟹资源分布影响空间异质性程度大小依次为底层海水溶解氧(SBD)>底层海水温度(SBT)>底层海水盐度(SBS),秋季空间异质性程度为底层海水温度(SBT)>底层海水溶解氧(SBD)>底层海水盐度(SBS)。三疣梭子蟹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年际变化和季节规律,环境因子对三疣梭子蟹资源分布影响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
-
不同产量水平下凡纳滨对虾小棚模式水质、颗粒相关细菌及周围细菌结构和功能差异
黄勇, 王宝杰, 刘梅, 蒋克勇, 仲晨, 徐科凤, 高焱, 王雷
Abstract:
为揭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小棚养殖模式下影响养殖产量的因素,本研究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小棚养殖水质、颗粒相关细菌和非活动自由生活细菌结构和功能差异研究,并基于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小棚模式两种细菌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差异。其结果显示, 高产小棚的悬浮颗粒浓度显著高于低产小棚(P<0.001),水体中悬浮颗粒的浓度与对虾产量密切相关;在小棚养殖水体中,PAB的Chao1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NFB,表明PAB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高于NFB;黄杆菌科在颗粒相关细菌中显著富集,表明黄杆菌科细菌是PAB中主要的优势功能微生物;PAB的生物合成、物质和能量代谢功能通路丰度显著高于NFB(P<0.05),PAB显著上调的代谢通路为硝化反硝化作用,表明PAB对物质合成和营养盐代谢能力更强;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高产小棚PAB中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主要功能基因丰度均高于低产小棚,表明高产小棚PAB中硝化细菌更为成熟。该研究表明,在对虾小棚模式中,颗粒相关细菌对养殖水体中含氮污染物的去除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调控水质而进一步影响对虾产量。本研究结果可为对虾小棚模式水质调控和高效养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半潜式网箱平台拖航水动力性能研究
Abstract:
为提高深远海浮式网箱平台湿拖运输的安全性,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方程建立半潜式网箱平台拖航过程水动力数值模型,分析有效波高、浪向角、拖航速度、拖缆长度和系缆点位置对网箱平台运动响应及拖缆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有效波高由1.25 m增加至4.00 m时,网箱平台垂荡加速度和纵摇角分别提高293%和750%,拖缆张力增加358%;顺浪拖航时网箱平台的纵摇响应比顶浪时更为剧烈,但拖缆张力有所减小;拖航速度由2.0 kn增加至5.0 kn时,垂荡加速度降低56%,拖缆张力提高112%;拖缆长度增加3倍时,纵摇角减小43%,拖缆张力降低31%;拖缆点位置对纵摇运动影响较大。实际工程中,建议网箱平台拖航最高海况限制为4级,拖航速度不超过5.0 kn,避免顺浪拖航,宜采用偏顶浪拖航,通过适当增大拖缆长度来提高拖航稳定性。
-
基于耳石Sr同位素反演鄱阳湖刀鲚出生起源及早期发育阶段生境履历的初步研究
Abstract:
目前通过耳石Sr/Ca比值可以确定刀鲚经历淡水、河口及海洋的洄游生活史,然而在追溯刀鲚个体的出生起源及早期发育阶段淡水生境履历转变方面仍存在困难。为探索新的追溯鄱阳湖中刀鲚的孵化场来源及早期生活史中不同淡水栖息地转变的方法,利用激光剥蚀连接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技术,分析了2023年7-8月采自鄱阳湖都昌水域的10尾刀鲚(Coilia nasus)成鱼个体以及3尾短颌鲚成鱼矢耳石的锶同位素(87Sr/86Sr)组成特征。从耳石核心到边缘的87Sr/86Sr线分析结果显示,3尾短颌鲚的耳石87Sr/86Sr比值变化不大,在0.71448附近波动,反映了其鄱阳湖定居生活;9尾刀鲚核心附近87Sr/86Sr比值接近0.71448,显示其孵化自鄱阳湖,并“回归”至出生栖息地鄱阳湖,其中4尾个体在仔稚鱼阶段迁出鄱阳湖,5尾个体在幼鱼阶段迁出;1尾刀鲚耳石核心附近87Sr/86Sr比值平均值为0.71078,显示为长江干流出生,在上溯洄游的过程中没有回到出生栖息地,而是进入了非出生栖息地鄱阳湖。这些结果反映了耳石87Sr/86Sr比值作为鄱阳湖刀鲚产卵场地理标志和区分鄱阳湖与长江干流生活史方面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初步显示了其作为刀鲚出生起源和生境自然标签的潜力,也初步表明了鄱阳湖刀鲚早期个体迁出鄱阳湖时机的多样性。
-
植物甾醇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肠肝形态及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Abstract: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消化、抗氧化、免疫及肠肝形态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0.19%、0.38%、0.76%的植物甾醇,制备5组等氮等脂饲料,分别命名为CON、P1、P2、P3和P4饲料组,对体均重为(9.37 ? 0.02 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6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P1和P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ON组(P < 0.05),且P2组实验虾的生长性能最佳。P3组实验虾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ON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 < 0.05)。肝胰腺中P1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血淋巴中P2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但与CON差异均不显著(P > 0.05)。随着植物甾醇水平提高,肝胰腺和血淋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相较CON组,P1组肠道结构更加健康完整,植物甾醇水平到0.19%及以上时,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与肠道组织形态出现不良影响。随着植物甾醇水平提高,肝胰腺的NF-κB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1组Hsp70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0.10%?0.19%植物甾醇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消化、改善肠肝组织形态,提高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能力。
-
两种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王世贵, 闫法军, 张明磊, 冒树泉, 朱永安, 付朝松, 宋理平, 刘峰
Abstract:
本文选取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为潜在益生菌,探讨它们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92.95±2.36)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4种试验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4和106 CFU/g的B. tropicus(标记为BT4、BT6)或M. idriensis(MI4、MI6)],饲喂期为60 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大口黑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菌株添加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消化方面结果显示,各菌处理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T6和MI6对肠道消化性能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方面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肠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显著的提升(P<0.05),说明菌株对血清和肠道免疫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但比较发现,总体以BT6与MI6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支原菌属(Mycoplasm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为大口黑鲈肠道优势菌群;各组比较发现,BT6、MI6与对照之间在OTU数量、多样性指数及菌群结构上差异最明显,BT6可降低主要优势菌支原菌属(P<0.05)和多数劣势菌群的丰度来提高菌群均一性进而提高菌群多样性,而MI6可促进多数劣势类群的生长来提高菌群丰富度和均一性进而提高菌群多样性,这反映了不同菌株对肠道菌群作用方式的差异。本研究表明,热带芽孢杆菌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皆可作为益生菌株应用于大口黑鲈养殖,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使用量均为106 CFU/g,它们具有促进大口黑鲈生长、增强消化和免疫力、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及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等作用。本研究为大口黑鲈的益生菌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盐度驯化改善大黄鱼盐度胁迫耐受性的作用机制
Abstract:
毒物兴奋效应是指有机体经历低剂量胁迫后,可以提高其对相同或不同高剂量胁迫因子的耐受性。由此探讨盐度驯化改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盐度胁迫耐受性的作用机制,实验设置六个盐度梯度(25、25+12、25+40、20、20+12、20+40,分别记为C组、CL组、CH组、A组、AL组、AH组),大黄鱼盐度暴露24 h后取样。结果显示,CL vs C中大黄鱼肝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idation,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菌酶(lysozyme,LZM)活力显著上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CH vs C中MDA和LPO含量显著上升,SOD、 LZM的活力显著上升,CAT和AKP显著降低(P<0.05)。A vs C中MDA和LPO含量显著上升,SOD、LZM和AKP的活力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CAT活力显著降低(P<0.05)。 AL vs CL与AH vs CH中MDA和LPO含量显著降低,SOD、 CAT 、LZM和AKP的活力显著上升(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T、非特异性免疫酶[c型溶菌酶(c-type LZM)、g型溶菌酶(g-type LZM)和AKP]基因表达水平与其酶活成正相关;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均分别与其目的基因(抗氧化酶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表明Nrf2和NF-κB可能分别参与了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综上所述,基于毒物兴奋效应原理,盐度驯化可以通过提高大黄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来缓解盐度胁迫所带来的氧化损伤,从而改善大黄鱼的盐度耐受性。
-
棘头梅童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
Abstract:
本研究基于2014年6-7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mm)进行表层拖网所采集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ncidus)仔稚鱼样本,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探讨了棘头梅童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3.3-12.7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和骨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脊柱骨化之前不分节,而是由前向后逐渐长出的一个个骨环把脊柱分节,硬骨化出现的顺序大体上为由前向后。髓弓在脊柱骨化之前完全形成,相对于一些低等鱼类髓弓等的生成方向是从中间向头尾和从后向前进行,棘头梅童鱼的髓弓由前向后生长,属于相对高等鱼类的生长类型。胸鳍支鳍骨是最先发育的附肢骨骼,为能够自由地游泳摄食和从内源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提供了保障。后颞骨的形状十分特殊,具有四枚向不同方向突起的棘;背鳍支鳍骨由体中部开始向前后生长,尾鳍支鳍骨的骨化晚于其他附肢骨骼,侧尾下骨与其相邻的两枚尾下骨的基部融合,为其游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早期形态学分类提供骨骼发育学方面的科学依据,对棘头梅童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结合骨骼发育进行技术上的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人IgG诱导的尼罗罗非鱼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ELISPOT检测
Abstract:
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了经人IgG免疫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数量。结果表明:首次免疫1天后可在头肾中检测出ASC,而外周血和脾脏第3天才能检测出ASC;头肾、外周血以及脾脏中的ASC均在第12天达到峰值,随后头肾,外周血中的ASC数量显著减少,而在脾脏中ASC数量减少不显著。二次免疫1天后在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均可检测到ASC,ASC数量均在第9天达到峰值,时间早于首次免疫,且在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头肾组织的ASC数量均是三个组织中最高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检测发现,其变化趋势与ASC数量变化规律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在初次免疫后产生了免疫记忆,在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ASC和抗体,头肾是ASC的主要来源组织。该结果为鱼类的免疫记忆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基于转录组解析铜驯化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的影响
Abstract:
为探讨铜驯化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本实验将体质量为(48.92±3.62) g的大黄鱼暴露在铜浓度为0和10 μg L?1的水体中14 d,再暴露在温度为8°C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尽管铜驯化对ROS和LPO含量不产生影响,但铜驯化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ROS和LPO含量,表明铜驯化加剧了低温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铜驯化vs.对照组、低温胁迫vs.对照组和铜驯化+低温胁迫vs.低温胁迫中分别筛选到2 288个、1 425个和1 382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脂肪酸代谢、糖类有氧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的通路中。聚类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上调了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而铜驯化则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的这些基因表达调控产生了拮抗效应,表明铜驯化通过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来降低大黄鱼的低温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铜污染物对大黄鱼低温胁迫耐受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2020,27(11):1267-1276, DOI: 10.3724/SP.J.1118.2020.20130
Abstract:
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庆段(简称"保护区")位于刀鲚洄游区间的上段,生态环境优良,为掌握其刀鲚资源现状,于2018年4-7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刀鲚资源密度分别为(0.09±0.07)尾/(104 m3)和(4.46±3.43) g/(104 m3);刀鲚体长优势组为250~300 mm,体重优势组为<50 g。整体上,保护区刀鲚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刀鲚小型化趋势明显。刀鲚洄游的时间特征显示,长江安庆段刀鲚主要洄游期为4月初至7月,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洄游后期刀鲚规格有增大趋势。空间上,刀鲚资源密度表现为保护区核心区高于实验区。此外,刀鲚性别和性腺发育情况抽样结果显示,整体上刀鲚雌雄比为1.02:1,但时间上雌雄比变幅较大,早期雄性个体较多,后期雌性个体较多,雌雄性腺主要发育期均为III期,6月开始出现发育至V期的个体;此外本研究捕获到摄食刀鲚,其数量占比为6.38%。本研究积累了长江禁捕前保护区刀鲚资源的系统数据,旨为后期刀鲚资源恢复评估和保护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
2020,27(10):1243-125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9
Abstract:
为研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资源量变动的影响,并分析柔鱼栖息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鱿钓科学技术组提供的中国柔鱼生产捕捞数据,比较2008年正常气候年份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产量、捕捞努力量以及渔场纬度重心(LATG)的变化;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范围(PAR)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3个关键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渔业数据时间为2008年和2015年9—11月,数据覆盖范围为36°N~48°N、150°E~170°E。结果发现,相对于2008年正常年份,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的CPUE明显降低,且LATG向南偏移;此外,2015年适宜的SST和PAR范围均显著降低,导致适宜的栖息地面积与正常年份相比大幅减少;最适宜的SST和PAR等值线向南偏移,导致有利的栖息地纬度位置向南移动。研究认为,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柔鱼渔场环境不适于柔鱼生长,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向南移动,导致该年份柔鱼资源丰度骤减,渔场向南偏移。
-
2020,27(10):1234-1242,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2
Abstract:
为查明我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外部形态差异,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和几何框架度量法对8个龙头鱼群体共计199尾个体的29个可量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排序前7位的主成分,获得累计贡献率达71.481%。主成分散点图显示舟山和潮州群体与其他群体差异较大,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臀鳍大小及腹鳍至臀鳍间的躯体斜向大小差异;主成分2受到双眼间距离和口裂大小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仅特征值口裂/头长(MCL/HL)、腹鳍起点至脂鳍起点/体长(D3-D8/BL)、臀鳍起点至背鳍起点/体长(D5-D6/BL)和臀鳍基部末端至脂鳍基部末端/体长(D7-D10/BL)在各群体间未检测到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树显示舟山群体聚在最外层,与其余群体差异较大,其次为海口和青岛群体。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取9个作用最大的特征值建立判别公式,样本被判入青岛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综合辨别率为66.9%。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龙头鱼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躯体长度、臀鳍位置和头部形态是区分它们的主要特征,但这些差异与地理分布没有形成对应关系。推测不同群体间频繁的交流使得形态差异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小,环境因子可能是导致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2022,29(1):102-117, DOI: 10.12264/JFSC2021-0122
Abstract: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礁鱼类, 本研究综合 2018—2020 年的调查结果及历史资料表明, 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目前共发现珊瑚礁鱼类 315 种, 区域物种密度为 12.6 种/km2 。七连屿珊瑚礁鱼类隶属于 12 目 49 科, 以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最多, 占总种类数的 79.05%; 其中 28 科鱼类(加上未发现的小带鳚科, 这 29 科鱼类组成了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鱼类的大部分物种)占总物种数的 89.52%。从科级层面对南海岛礁鱼类聚类分析表明, 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与越南近岸三个珊瑚礁岛鱼类相似度最高。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以小型鱼类最多, 占总种类数的 49.04%; 其次是中型鱼类, 为 31.09%; 大型鱼类占比仅为 19.87%。从食性类型来看, 肉食性鱼类最多, 为 163 种; 其次是杂食性鱼类, 91 种; 植食性鱼类最少, 61 种。与历史研究比较, 共有 37 种鱼类近年未发现, 以肉食性最多, 且大型鱼类全为肉食性鱼类, 表明七连屿珊瑚礁鱼类正遭受过度捕捞; 小型鱼类高达 66.57%, 这些大部分属于雀鲷科(Pomacentroidae), 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及隆头鱼科(Labridae)鱼类, 均为对珊瑚礁依赖程度高的鱼类, 表明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现显著衰退现象。因此保护七连屿珊瑚礁鱼类资源, 不仅要控制捕捞强度, 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一独特的珊瑚礁栖息生境。
-
王咏梅, 陈冰, 王国霞, 曹俊明, 黄燕华, 莫文艳, 彭凯, 赵红霞
2020,27(10):1184-119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6
Abstract:
为了探讨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凡纳滨对虾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实验饲料,饲养50 d后测定成活率、生长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抗低氧胁迫能力。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等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10~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肝胰腺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低氧胁迫2 h时,10 mg/kg、5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氧胁迫4 h时,10 mg/kg、50 mg/kg、10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桑叶黄酮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6.18 mg/kg,添加10~10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低氧胁迫能力。
-
2020,27(10):1210-1221,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0
Abstract:
为了解长江口盐沼湿地优势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系,采用插网调查,利用2019年5—10月的调查数据,基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长江口崇明东滩(31°27'N,121°56'E)和九段沙盐沼湿地(31°10'N,121°57'E)鱼类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共采获10个优势种,其中鮻(Liza haematocheila)、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在3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在10个优势种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11~1.70,其中拉氏狼牙虾虎鱼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57~1.53,其中棱鮻(Liza carinatus)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值最小。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趋势。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其中具重叠意义的鱼种对(species pairs)高达73.33%,具有显著重叠意义的鱼种对高达48.89%。结论认为,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具有相似性,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
2020,27(10):1136-1144,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7
Abstract:
鳜(Siniperca chuatsi)具有独特的捕食习性。为研究鳜捕食行为相关主要感觉——视觉和侧线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特征,利用高速摄像与感官抑制技术对鳜的独特捕食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实验鳜分为4组:GC(对照组,视觉与侧线感觉均具备),GV(只有视觉),GL(只有侧线感觉)和GDS(视觉、侧线感觉均不具备)4组。对各组鳜投喂饵料鱼,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位时间内鳜的捕食行为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鳜在捕食行为中表现出5种捕食模式: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跟踪-偏移型、弹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弹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视觉控制,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侧线感觉控制。在视觉、侧线感觉均具备时优先利用视觉捕食,捕食行为趋于简化,相反,鳜仅利用侧线感觉捕食时,捕食行为变得复杂而多样;鳜在捕食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捕食行为模式是其具有独特摄食习性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解读鳜特殊捕食行为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
2020,27(10):1176-118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3
Abstract:
以产自黑龙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为研究对象,对其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进行观察和描述。将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着重观察去膜卵在原肠胚及后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3.5±1.0)℃条件下,黑龙江三角鲂胚胎从受精到出膜历时30 h 10 min,历经7个主要发育阶段(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25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体长为(4.33±0.16)mm,在(25.5±1.0)℃条件下,经144 h,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7.73±0.20)mm。早期仔鱼可根据眼色素沉积、体色素沉积、鳔和卵黄囊的变化分为眼色素增多期、体色素增多期、鳔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5个时期。黑龙江三角鲂在鳔充气膨大(出膜后96 h)前无摄食行为。在出膜后96~144 h为混合营养期,此时适宜将仔鱼转入池塘进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为黑龙江三角鲂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
2020,27(10):1254-126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6
Abstract: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变的海洋结构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早期生活史、种群结构、繁殖、年龄与生长、营养级等生物学习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与空间位置对中尺度的海洋环境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因其变动迅速做出响应。经归纳与分析,本文认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的影响时,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和种群内部动力过程,并建立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鱼完整生活史以及评估环境对其资源变动的影响,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
2020,27(10):1167-117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9
Abstract:
为探明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形态性状和体重的关系,测定了体重(Y)及全长(X1)、肛长(X2)、尾长(X3)、头长(X4)、吻长(X5)、眼径(X6)、眼后头长(X7)、背鳍前长(X8)、躯干长(X9)、头宽(X10)、眼间距(X11)等11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获得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各形态性状之间以及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分析发现肛长(X2)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70);通径分析发现肛长(X2)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450),头宽(X10)通过肛长(X2)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0.431);决定系数分析发现,肛长(X2)对体重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203),肛长(X2)和头宽(X10)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172)。形态性状(X)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13.859+6.481X2+49.213X6+11.514X7+20.145X10(R2=0.954)。星康吉鳗肛长(X2)、眼后头长(X7)、头宽(X10)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函数,模型方程分别为Y=1.466e0.287X、Y=1.435e1.328X、Y=1.970e1.974X,眼径(X6)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线性,方程为Y=-77.460+222.093X。结论认为,在星康吉鳗选育时,应以肛长(X2)和头宽(X10)为主要选择性状,以眼径(X6)和眼后头长(X7)为辅助选择性状。
-
2020,27(10):1222-123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4
Abstract: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一种高度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其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利用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其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2015—2017年盛渔期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渔船在南太平洋140°E~130°W,0°~50°S区域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数据,结合同时期海洋环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获得了2015—2016年盛渔期(5—8月)长鳍金枪鱼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以及各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并据此计算出2017年盛渔期其潜在栖息地分布,然后叠加同年真实渔业数据对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由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发现,25°S以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28.4~30.6℃,300 m水深温度为13.2~17.6℃,海表面盐度为35.6~36.7,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1.6~5.8 m/s;25°S以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17.8~23.4℃,300 m水深温度为12.2~16.9℃,海表面盐度为35.2~36.0,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0.7~4.9 m/s,总体相似。(2)25°S以北区域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海表面温度(因子平均贡献率31.3%)、海表面盐度(30.1%)、300 m水深温度(29.2%)、海表风场南北分量(9.4%);在25°S以南区域依次为海表面温度(60.7%)、海表面盐度(22.4%)、海表风场南北分量(10.6%)和300 m水深温度(6.3%);在25°S以南区域,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海表面温度(平均贡献率大于60%),且显著高于以北区域的31%;在25°S以北区域,3个主要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差异较小,平均贡献率都在30%左右。(3)模型的综合预测准确率在30%~85%,具体以中适生区的预测准确率较高,高、低适生区预测准确率相对较低。
-
2020,27(10):1196-1209,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8
Abstract:
为全面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率和品质差异,对秋季不同时期上市的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进行了比较。在种植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池塘中,按照生态健康养殖的方法,养殖中华绒螯蟹扣蟹至成蟹。采用解剖和生化组成分析等方法探究秋季不同时期中华绒螯蟹的可食率、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表明:(1)不论是雌体还是雄体,9月和10月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和肥满度(CF)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HSI指标9月高于10月,其余指标均是10月较高。(2)9月和10月常规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项(P>0.05)较多,但雌体肝胰腺中水分、总脂,性腺中总脂,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体性腺中粗蛋白、总脂、灰分,肌肉中总脂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9月和10月成蟹肝胰腺中仅1种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占比为1/52,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性腺中仅2种脂肪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2/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11种脂肪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11/52,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4)9月和10月成蟹性腺中1种游离氨基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1/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仅雄体牛磺酸(Tau)、丙氨酸(Ala)和亮氨酸(Leu)差异显著(P<0.05),占比为3/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10月GSI、MY、TEY和CF高于9月,常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腺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小,而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整体上10月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要优于9月。
-
闻海波, 孙光兴, 丁图强, 吕国华, 徐跑, 马学艳, 徐东坡, 王林, 张呈祥, 霍礼辉,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2020,27(10):1156-1166,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1
Abstract:
对淮河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 Heude)繁殖类型和性腺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橄榄蛏蚌为短期孵育型,繁殖期从3月至6月初,3—5月为繁殖高峰期,发现的最小怀幼雌蚌为2+龄;雌蚌内外2对鳃丝均可作为育儿囊,属于外鳃类的四生型,一次怀幼数量在134.9万~402.1万只。以雌蚌怀幼为第一判断标准,并结合卵巢组织切片,确认中国橄榄蛏蚌为一个繁殖周期内多次排卵繁殖类型。雌雄生长未见显著差异。橄榄蛏蚌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休止期5个时期,卵巢和精巢发育基本同步。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卵母细胞通过直径约5μm的卵柄与滤泡壁相连;早期卵母细胞(直径小于17 μm)表面无细胞膜,而后期卵母细胞(约40 μm)表面出现明显的卵黄膜。橄榄蛏蚌精子为鞭毛型,头颈部呈子弹头形,最宽约2 μm;受精卵表面存在明显的卵膜孔,直径约1 μm,表明精子不能通过卵膜孔全部进入卵母细胞而受精。本研究成果为实现橄榄蛏蚌的人工繁育及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并为其他珍稀濒危蚌类的繁育保护提供借鉴。
-
2020,27(10):1125-113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3
Abstract:
为探明相邻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间的差异性,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邻近海域的凤鲚共240尾。以凤鲚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耳石测量法和耳石框架法获得21个测量参数,通过公式转化为20个形态指标数据,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4个群体间14个形态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9%,结果显示不同群体耳石的整体形态相似,各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的框架形态指标;利用贡献率最大的9个形态指标构建了4个群体的判别方程,温州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96.7%,其次是崇明群体(66.7%)、吕四群体(60.0%)和舟山群体(58.3%);聚类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吕四群体,与温州群体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吕四群体间矢耳石形态差异较小,而温州群体与这3个群体的差异最大,可单独确立为一个生态群体。可见,短距离洄游性凤鲚不同群体间耳石形态差异大小与群体地理阻隔程度相关。
-
丁敬坤,薛素燕,李加琦,张雯雯,霍恩泽,于文涵,马占飞,蒋增杰,毛玉泽
2020,27(12):1393-1401,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0
Abstract:
为了解桑沟湾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动态变化以及底栖生境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5-9月采集了中国北方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不同养殖区(藻类、贝类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运用多样性指数、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了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类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以污染耐受种为主;调查期间,贝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群落多样性指数H'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贝类养殖活动和网箱养殖活动已经造成沉积物中有机物颗粒过度积累。ABC曲线显示,7月桑沟湾养殖区开始受到干扰,8月和9月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AMBI和M-AMBI指数评价显示桑沟湾养殖区域底栖生态系统处于轻度或中度干扰状态,底栖生境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良好的状态。
-
石立冬, 翟浩杰, 卫力博, 牟玉双, 李卓, 姜晨, 任同军, 韩雨哲
2020,27(10):1145-115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4
Abstract:
为探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32.28±0.20)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的牛磺酸[0%(T1,对照)、1.0%(T2)和5.0%(T3)],配制3组实验饲料。养殖56 d后,水温(28±0.3)℃,急性热应激30 min,取肝脏。使用RNA-Seq测序技术对3组红鳍东方鲀肝脏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3个转录组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设置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P<0.05,共获得16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56个。GO功能分析发现,在T3vsT1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内肽酶活性、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T2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选取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在急性热胁迫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红鳍东方鲀主要通过代谢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本研究旨为研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和牛磺酸抗应激功能提供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