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宋超(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研究.E-mail:songc@ecsf.ac.cn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12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TD13); 上海临港海上风电一期示范项目临近水域渔业资源修复专项(2019-2021).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ffshore wind farm water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探明长江口海上风电场水域的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利用多元统计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春、秋季共获得鱼类 28 种, 隶属 6 目 15 科 26 属; 鲈形目鱼类占比最高(57.14%), 其中以虾虎鱼科鱼类最多(21.43%)。鱼类组成以海洋性、暖温性、底层鱼类为主。春季优势种为棘头梅童鱼 (Collichthys lucidus) 、刀鲚 (Coilia nasus) 、凤鲚 (Coilia mystus) 、拉氏狼牙虾虎鱼 (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和鮸(Miichthys miiuy), 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凤鲚、棘头梅童鱼、 刀鲚和鮸。多样性分析和 ABC 曲线表明, 调查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处于受干扰状态。T 检验显示, 风电场水域鱼类的丰度、生物量、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与邻近水域无显著性差异(P>0.05)。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排序(NMDS)表明, 长江口海上风电场及邻近水域鱼类群落分为春季和秋季 2 个组群。相似性检验 (ANOSIM)显示 2 个组群差异极显著(R=0.726, P<0.01), 群落结构的季节更替明显。RDA 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受溶氧、 温度、深度和盐度的综合影响, 不同环境因子对不同生活史阶段优势种的影响作用不同。结果表明, 长江口海上风电场及邻近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的干扰状态主要与季节和环境因素相关, 风电场对其影响有限。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宋超,胡丽娟,赵峰,张涛,杨刚,耿智,庄平.长江口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22,29(3):469-482
SONG Chao, HU Lijuan, ZHAO Feng, ZHANG Tao, YANG Gang, GENG Zhi, ZHUANG Ping. Fish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ffshore wind farm waters of the Yangtze Estuary[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22,29(3):469-48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04-21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