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研究——对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 200090;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华东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20~24 ℃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 d(对照组)、7 d、14 d和21 d,然后恢复投喂30 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高露姣,陈立侨,赵晓勤,庄平.施氏鲟幼鱼的饥饿和补偿生长研究——对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4,11(5):0-
.[J].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2004,11(5):0-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10-04-0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