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探究碳酸盐碱度胁迫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繁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以罗氏沼虾幼虾(2.85±0.12g)为研究对象, 首先进行碳酸盐碱度急性胁迫实验, 得出96 h半致死浓度(LC50), 在此基础上设置1.5 (对照组)、3、6和9 mmol/L 4个碳酸盐碱度处理组, 分别命名为C1、C3、C6和C9组, 进行为期56 d的碳酸盐碱度慢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 罗氏沼虾幼虾碳酸盐碱度96 h LC50值为17.955 mmol/L, 安全浓度为5.118 mmol/L。各实验组间幼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随碱度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均在C9组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 但是C9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 C3组碳酸盐碱度对成虾的抱卵率和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 但C6与C9组繁殖能力则被显著抑制(P<0.05)。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 罗氏沼虾幼虾肠道微绒毛结构脱落程度随碳酸盐碱度胁迫程度的升高而加剧, 且在C9组中损伤最大。围食膜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的罗氏沼虾幼虾肠道围食膜结构随着碱度碳酸盐碱度胁迫程度的升高而发生破损, 扫描电镜可观察到高碳酸盐碱胁迫下C9组的罗氏沼虾围食膜孔隙增大。通过对罗氏沼虾幼虾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 各组间肠道样品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 各组样品中幼虾肠道的优势菌构成多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 C9组罗氏沼虾肠道内部分致病菌[如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 罗氏沼虾幼虾具有一定的碳酸盐碱度耐受性, 但高碳酸盐碱度慢性胁迫会导致罗氏沼虾幼虾的生长性能、抱卵率和孵化率受到显著抑制, 造成其肠道结构受损和肠道菌群结构改变, 进而增加盐碱水养殖罗氏沼虾幼虾疾病暴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