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磷虾资源变动与渔场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240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619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3TD02)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anges of krill resources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ishing grounds in Antarctica
Author:
Affiliation:

1.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lar Fishery MoA,Yellow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2.College of Marine Living Resource Science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Fund Project:

National Key R & D Program of China (2023YFD2401201);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2006194); Special Research Fund for the National Non-profit Institutions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2023TD02)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作为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不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也是重要的极地渔业资源。南极磷虾资源的管理对于保障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渔业产业至关重要。为准确评估磷虾的资源时空分布,国内外学者持续开展了大量的磷虾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南极磷虾的资源分布和变动与南大洋的环境因素紧密相关。本研究总结了南极磷虾资源评估与渔业发展现状,重点提炼了主要环境因子对南极磷虾资源与渔业时空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水温度、海冰、流场、水团、锋面、食物、以及紫外线和光照等,并着重阐释了环境因子对磷虾生理功能、早期幼体发育与补充、资源输运与存留等关键机能与过程的影响。其中:海水温度的波动直接影响磷虾的生理功能与分布;海冰的减少影响磷虾幼体的存活和种群补充;流场结构对磷虾的输运和分布起着关键作用;水团和锋面的变化影响磷虾种群的存留与迁移;食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动则直接影响磷虾的繁殖力和生长速率。本研究对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磷虾资源分布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展望,为后续深入开展环境因子对磷虾生态习性的影响,构建环极尺度的资源监测技术,以及制定磷虾渔业管理机制等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09-04
  • 最后修改日期:2024-11-12
  • 录用日期:2024-12-1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