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口鱼卵巢周年发育与规模化人工繁殖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2.湖北黄优源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湖北省支持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项目(HBZY2023B009)和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2024BBB016)资助


Study on the annual ovary development and large-scale induced spawning of hooksnout carp Opsariichthys biden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Supported by Hubei Province Supports High-Quality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Fund Projects (HBZY2023B009) and Hubei Provi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n Project (2024BBB016)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建立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对马口鱼卵巢发育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对其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湖北地区雌性马口鱼性腺指数(GSI)周年变化范围为1.16%-11.65%。繁殖期为4月中旬至7月中旬,雌鱼产卵前平均绝对繁殖力为6165.4粒。秋季水温逐渐降低时(9-10月),马口鱼卵巢GSI逐渐降低,卵巢转至Ⅲ期并以该时期延续。第二年2月,马口鱼GSI达到极低水平(1.16%~1.65%),卵巢中Ⅲ时相卵母细胞数量比例在2月水温进一步降至8.0 ℃以下后开始增加。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中发现,LRH-A2 (5 μg/kg)与HCG (1000 IU/kg)组合使用催产效果最佳,催产率达87.0%。结果表明,0.3% NaCl溶液为最佳授精介质,人工授精最佳精卵比为5.0×104-1.0×10?:1,平均受精率为66.6%,平均孵化率为80.1%。5月中旬之前催产效应时间为20.0-26.0 h,5月中旬后效应时间为16.0-17.0 h,积温为400.00-430.00 ℃?h。水温20.0-25.0 ℃时,孵化用时为69.0-90.0 h;水温大于26.0 ℃时,孵化时长为42.5-48.0 h,孵化积温为1200.00-1300.00 ℃?h。研究还成功地进行了当年繁殖马口鱼亲本的第二次人工繁殖,发现再次催产效果与第一次无明显差异。研究揭示了池塘培育条件下马口鱼卵巢发育与成熟规律,明确了其一年多次产卵的生物学特性,成功开展了马口鱼大规模人工催产与孵化,为马口鱼遗传改良、相关研究工作及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4-12-17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2-10
  • 录用日期:2025-02-1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