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种群资源状态评估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2.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暨烟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基础研究类项目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status of Acetes Chinensis in the Bohai Bay
Author:
Affiliation:

1.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of Coastal Ecology,Ludong University;2.Yantai Growth Drivers Conversion Research Institute and Yant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er and Transform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Fund Project: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habitat distribution of Acetes chinensis in Shandong coastal waters of Bohai Sea(2024JCYJ106)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是渤海最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掌握中国毛虾资源开发状况对其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21-2024年渤海湾夏季张网调查所获中国毛虾的体长、体质量等基础生物学数据,估算其生长、死亡参数,构建了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PR)和生物量(BPR)模型,计算生物学参考点并评估种群开发状态。结果显示:2021-2024年渤海湾中国毛虾体长-体质量关系表达式分别为W=4.0×10-5L2.51、W=4.8×10-5L2.57、W=4.5×10-5L2.55、W=3.8×10-5L2.52,均为负异速生长;使用ELEFAN方法估算出2021-2023年的渐近体长L∞分别为58.90、57.61、58.84mm,生长速率K分别为1.26、1.76、1.60 year-1。通过体长变换渔获量曲线估算出2021-2023年的总死亡系数Z分别为2.83、2.06、2.24 year-1。自然死亡系数M分别为1.53、1.23、1.25 year-1,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30、0.83、0.99 year-1,种群开发率E分别为0.45、0.40、0.44,最适开捕体长LCopt分别为37.30、32.76、33.25 mm,当前开捕体长分别为24.86、28.52、29.30 mm。通过单位补充量模型估算出2021-2023年的生物学参考点F0.1分别为1.62、1.67、1.76,对比相应年的捕捞死亡系数,本文发现渤海湾中国毛虾种群尚未处于过度捕捞状态,但仍有部分未达最适开捕体长的幼龄中国毛虾被捕捞,捕捞种群个体趋于小型化。建议控制捕捞强度,适当增大开捕体长,保证渤海中国毛虾种群的生态健康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3-31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8-05
  • 录用日期:2025-08-06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