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设计对广东近海鱼类物种丰富度估计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931?????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4YFD2400402);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5A151501197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5RC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3TD05).


Effects of sampling design on fish species richness estimation in Guangdong coastal water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准确评估海洋生物多样性是渔业管理和生态保护的基础,而采样设计的优化对提升物种丰富度估计精度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广东近海四季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计算机模拟重抽样技术,对比分析简单随机采样(SRS)与分层随机采样(StRS)在不同站点数和采样频次下对鱼类物种丰富度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探测率在低采样站点数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随着站点数量的增加,其增速逐渐减缓。达到90%的物种探测率,全年四季采样需44个需采样站点;实现80%探测率,三季采样夏–秋–冬或夏–秋–春组合所需站点数最少,为36个。相对估计误差(REE)和相对偏差(RB)的绝对值均随站点数增加而递减。StRS的REE和RB绝对值显著低于SRS(p<0.05)。剔除稀有种后,达到90%探测率所需的样站点数减少至20个,且REE和RB绝对值也显著降低(p<0.05),表明稀有种的存在增加了抽样变异性。15种采样组合的分层采样设计效应(De)均小于1,表明StRS在广东近海渔业资源调查中具有更高的采样效率,尤其在采样站点数较少时更为明显。本研究为优化广东近海渔业资源调查的采样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根据监测精度需求与成本约束,合理选择站点数与季节组合。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4-15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7-03
  • 录用日期:2025-07-07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