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DMPT对中华鲟幼鱼生长、血清免疫、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024AFA036);三峡集团项目(WWKY-2021-0351)。


Effects of Dietary DMPT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Serum Immunity, Intestinal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and Gut Microbiota Composition in Juvenile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Author:
Affiliation: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rgeon Research,China Three Gorges Project Corporation/Hubei Key Laboratory of Three Gorges Project for Conservation of Fishes,Yichang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要:为探究饲料中添加DMPT对中华鲟幼鱼生长、血清免疫、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400、800、1600 mg/kg的DMPT,分别记作CK、A1、A2、A3组。用这四种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300.88±17.64)g的子二代中华鲟幼鱼5周,每种饲料投喂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10尾鱼。结果表明:A1、A2、A3组中华鲟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CK组;A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CK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补体C3、补体C4含量、溶菌酶活性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且A2和A3组均显著高于CK组。三个处理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CK组;A2和A3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K组。A1和A2组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组;三个处理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K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三个处理组的ACE、Chao1、Shannon、Simpson指数与CK组之间无显著差异;A2和A3组的PD_whole_tree指数显著高于CK组。各组中华鲟幼鱼肠道绝对优势菌门为梭杆菌门,次级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且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梭杆菌门的相对分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各组中华鲟幼鱼肠道绝对优势菌属为鲸杆菌门,且其相对丰度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升高的趋势。CK组和A2组的次级优势菌属为邻单胞菌属和埃希氏-志贺氏菌;A1和A3组次级优势菌属为邻单胞菌属和拟杆菌属。A2和A3组的肝脏GH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CK组;A3组的IGF-1、IGF-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CK组。GHR、IGF-1、IGF-2基因表达量随着DMPT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综上所述,当DMPT添加量为1600mg/kg,能够有效的提高肝脏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同时对于机体免疫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当DMPT添加量为400mg/kg,能够更有效的提升肠道消化酶活活性。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5-06-02
  • 最后修改日期:2025-06-30
  • 录用日期:2025-06-30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