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稿启事 | “深远海养殖渔业”专刊征稿
  • 征稿启事 | “盐碱水土渔业综合利用”专刊征稿
  • “渔业遥感”专题出版
  • 水生动物行为学专刊
  • 大水面生态渔业专刊出版
  • 虚拟专刊 |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系列专题之一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评估及生境监测
  • 虚拟专刊 |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系列专题之二 ——长江流域渔业资源保护
  • 虚拟专刊∣南海渔业资源
  • 虚拟专刊——中华绒螯蟹研究专题
  • 当期目录
  • 优先出版
  • 最新录用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31卷第2期
    • 2024,31(2), DOI:

      Abstract:

    • 2024,31(2), DOI:

      Abstract:

    • 研究论文
    • 樊佳慧,叶欢,宋信华,岳华梅,黄玲,阮瑞,郜卫华,李创举

      2024,31(2):129-143, DOI: 10.12264/JFSC2023-0295

      Abstract: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淡水特色经济鱼类, 其雄性生长速度快于雌性, 培育全雄苗种可显著提高养殖效益。为加快长吻鮠全雄苗种培育进程, 需深入了解长吻鮠性别分化及性腺发育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 Illumina 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长吻鮠卵巢和精巢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 共有 10872 个雌雄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上调基因 9375 个, 下调基因 1497 个。通过功能注释, 筛选出 71 个与性别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 包括 50 个精巢高表达基因(dmrt1、cyp17a1、samd7、wnt6、wt1 等)和 21 个卵巢高表达基因(foxl2、gdf9、zp3、zp1、figla、bmp15 等)。KEGG 通路富集分析发现, 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 16 条与性别决定与分化及性腺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 包括 Wnt 信号通路、TGF-β 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通路、GnRH 信号通路等。本研究筛选出与长吻鮠性别决定和分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揭示参与其雌雄个体性腺发育的信号通路, 为今后长吻鮠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的研究积累重要数据, 从而为其全雄苗种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 程聪益,朱鑫,曾维,宾琴,王玮,褚武英,张建社

      2024,31(2):144-154, DOI: 10.12264/JFSC2023-0286

      Abstract:

      Twist2 在调控动物发育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析鳜(Siniperca chuatsi) twist2 基因的表达模式以及参与肌肉发育调节的功能和机制, 本研究从鳜基因组数据库获得 twist2 基因序列,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 Twist2 蛋白特征和同源进化进行了分析。鳜 twist2 基因所编码的蛋白由 162 个氨基酸组成, 具有一个保守功能域 bHLH 结构域。 基于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 Twist2 蛋白在脊椎动物中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采用 RT-qPCR 技术分析了鳜 twist2 基因的时空表达规律, 发现 twist2 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存在表达差异, 原肠期之前表达水平较低, 从神经胚期开始显著上升, 尾芽期表达最高; 在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显示, 该基因在脾脏中表达量较高, 其次是脑和红肌。采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早期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 twist2 基因定位, 发现其主要在神经胚层和体节中特异性表达。采用 Targetscan 和 RNAhybrid 工具对可能靶向鳜 twist2 基因的 miRNAs 进行预测, 结果发现 miR-30a、 miR-30b、miR-30e-5p miR-204 可能作用于 twist2 3ʹUTR, 提示 twist2miR-30a、miR-30b、miR-30e-5pmiR-204 的潜在靶基因。鳜短期饥饿胁迫实验显示, 在饥饿 3 d 时 twist2 的表达与上述 miRNAs 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 表明 twist2 与上述 4 个 miRNAs 存在潜在的调控关系。因此, 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 twist2 基因的序列特征、时空表达规律以及其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潜在功能, 为鱼类发育生物学以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 薛文博,姚晓丽,谢金洋,高锦华,赵金良

      2024,31(2):155-164, DOI: 10.12264/JFSC2023-0334

      Abstract:

      味觉受体 I 型(taste receptor type I, T1R)家族在对环境营养物质的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为理解鳜(Siniperca chuatsi)味觉受体 I 型家族成员数目、表达特征与其肉食性之间的关联, 利用基因家族分析从鳜基因组数据中鉴定了 T1R 家族成员基因, 荧光定量 PCR 测定了孵化后 0~30 d (0~30 dph, days post hatching)、驯食饲料后 T1R 家族成员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 鳜 T1R 家族包括 4 个基因: t1r1、t1r2a1、t1r2a2、t1r3, 4 个基因序列、结构域完整; t1r2 基因出现了复制(t1r2a1、t1r2a2), t1r2a1、t1r2a2 外显子结构一致, 结构域相同, 仅第 3、4、5 内含子和 5ʹ 端 UTR 长度不同。选择压力(dN/dS)分析表明, 鳜 t1r1 正向选择, t1r2s t1r3 负选择, 鲜味受体基因 t1r1 进化压力可能与其独特食性(终生以活饵为食)有关。4 个味觉受体 I 型基因 t1r1、t1r2a1、t1r2a2、t1r3 自开口前开始表达, 20 d 后表达增加, 其中鲜味受体基因 t1r1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甜味受体基因 t1r2s; 饲料驯食养殖后, 4 个 t1r 基因表达量下调, 其中鲜味受体基因 t1r1 表达下调最为显著。研究结果为鳜味觉受体基因对其肉食性形成与适应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 袁杭洋,周万铠,郑泽延,林国锡,徐永健

      2024,31(2):165-176, DOI: 10.12264/JFSC2023-0342

      Abstract:

      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作为我国沿海特有经济虾类之一, 具有繁殖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 生长周期快等生物学优点。为探究我国沿海脊尾白虾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状况, 采用 PCR 产物纯化测序方法, 分别测定了两个空间序列, 包括小尺度序列(浙北、浙中、浙南)和大尺度序列[渤海、黄海、东海(浙江)、东海(福建)及南海], 共 7 个野生群体总计 210 个脊尾白虾样品的 CO I 和 16S rRNA 基因序列。获得了长度为 515 bp 的 CO I 基因序列, 其 A+T 含量为 58.65%; 获得了长度为 520 bp 的 16S rRNA 基因序列, 其 A+T 含量为 62.02%。CO I 与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一致, 黄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 南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AMOVA 结果分析也一致, 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大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两个基因序列分析的不同在于: CO I 基因序列分析共检测到有 63 个变异位点, 单倍型多样性(Hd)为 0.353~0.809, 核苷酸多样性 Pi 为 0.00140~0.00497; 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共检测到有 41 个变异位点, 单倍型多样性(Hd)为 0.265~0.801, 核苷酸多样性(Pi)为 0.00102~0.00403。结论认为, CO I 基因的变异更大, 可以分辨更小尺度空间序列上的样本间的遗传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脊尾白虾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 杜利杰,胡益鸣,马新航,郭浪,徐成勋,李琪

      2024,31(2):177-184, DOI: 10.12264/JFSC2023-030

      Abstract:

      为了分析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壳橙快速生长品系生长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G×E)互作效应, 本研究构建 28 个全同胞家系并将每个家系均分成 3 组, 分别在乳山、荣成和黄岛海域进行养殖。利用双性状动物模型和 REML 法估计 12 月龄橙快长牡蛎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力及 G×E 效应, 采用 BLUP 育种值估计法将壳高、体重和存活性状 3 个指标的育种值综合加权, 以期筛选出普适性育种材料。结果显示, 乳山和黄岛海区的表型显著优于荣成海区, 更适合作为养殖海区。乳山、荣成和黄岛 3 个海区生长存活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 0.09~0.75、0.02~0.94 和 0.03~0.75, 存在尺度效应, 但除了存活性状的遗传力外, 都属于中高遗传力, 具有良好的遗传潜力, 通过育种值估计法选育效果更佳; 存活性状则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 可通过表型直接选育。以不同海区为固定效应, 综合 3 个环境计算出的生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 0.02~0.44, 综合遗传力下降说明环境差异影响遗传力评估。此外, 选育的目标性状在两两海区间的遗传相关均小于 0.8, 存在显著的 G×E 效应, 在选育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因素。通过比较综合育种值发现存在明显的基因重排效应, 家系 G25 对乳山海区表现出特殊的适应性, 家系 G16 对荣成海区具有特适性, 而家系 G23 对乳山和黄岛表现出适应性, 且筛选出了对 3 个海区具有普适性的家系 G2。研究结果为橙快长牡蛎品系的良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 冯元,周鹤庭,徐永江,崔爱君,姜燕,陈伟

      2024,31(2):185-196, DOI: 10.12264/JFSC2023-0212

      Abstract:

      为了分析在饲料中添加 5-HMF (5-羟甲基糠醛)对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幼鱼生长、肠道组织结构、血清生化特性、消化道菌群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选用 360 尾平均体重(82.33±2.75) g 的黄条鰤, 随机分为 4 组(M0 组、 M1 组、M2 组、M3 组), 每组 3 个重复, 每个重复 30 尾鱼, M0 组为对照组, 投喂基础饲料, M1 组、M2 组、M3 组分别投喂添加 5-HMF (添加量分别为 0.25%、0.5%、1%)的基础饲料, 实验持续 6 周。结果显示: 体外 Caco-2 细胞(人结直肠腺癌细胞)增殖实验表明, 本研究所用 5-HMF 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M2 和 M3 组实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 M0 组(P<0.05), 且 M2 组肥满度显著高于 M0 组(P<0.05); M2 组实验鱼肠道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显著高于 M0 组(P<0.05); M2 和 M3 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显著高于 M0 组(P<0.05), 而丙二醛(MAD)水平显著降低(P<0.05); M2 和 M3 组实验鱼血清免疫球蛋白 M (IgM)和碱性磷酸酶(AKP)水平显著高于 M0 组(P<0.05); M2 组血清溶菌酶(LZM)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 M0 组(P<0.05); 在 M0 组幽门盲囊微生物 Chao1 指数显著高于 M1 组(P<0.05), 而 M2 组肠道微生物的 Shannon 指数显著高于 M0 和 M1 组(P<0.05)。综上所述, 饲料中添加 0.5%的 5-HMF 实验饲料可以提升黄条鰤幼鱼生长性能, 提高血清免疫酶活水平和抗氧化能力, 对肠道组织和菌群结构起到一定的优化调节作用, 可为开发黄条鰤健康养殖技术和绿色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支撑。

    • 梁梓龙,姜晓东,张光宝,吴旭干

      2024,31(2):197-208, DOI: 10.12264/JFSC2023-0301

      Abstract:

      为评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超大规格亲本(母本≥300 g, 父本≥400 g)繁育子代的养殖效果, 本研究以正常规格亲本(300 g≥母本≥150 g, 400 g≥父本≥250 g)作为对照, 比较了超大规格和正常规格中华绒螯蟹繁育子代 F1 在扣蟹及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结果显示: (1) 超大规格组个体在豆蟹、扣蟹及成蟹阶段的平均体重均一直高于对照组, 其中扣蟹和成蟹体重分别于 9—11 月和 7 月差异显著(P<0.05); (2) 生殖蜕壳及性腺发育方面, 超大规格组雄体和雌体在 9 月 5 日至 9 月 25 日和 7 月 25 日至 9 月 5 日期间的生殖蜕壳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此外, 超大规格组雌体的性腺指数在性腺发育前期(9 月 10 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雄体则在性腺发育中期(10 月 10 日)显著较低(P<0.05); (3) 超大规格组在扣蟹阶段的产出重量和成蟹阶段的最终产量均高于对照组, 其中雄体在扣蟹阶段的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4) 就规格分布而言, 超大规格组雌雄个体中大规格扣蟹(>12 g)及大规格成蟹(雄蟹>230 g, 雌蟹>200 g)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超大规格组中小规格扣蟹及小规格成蟹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 在扣蟹和成蟹养殖阶段, 超大规格亲本繁育子代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产量, 且子代中大规格蟹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由此认为超大规格亲本繁育子代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优势。

    • 宋晓宇,刘永,李纯厚,石娟,赵金发,王腾,孔啸兰,江艳娥,康志鹏

      2024,31(2):209-218, DOI: 10.12264/JFSC2023-0278

      Abstract:

      为探究南海西沙毗邻海域中层鱼类(mesopelagic fish)的食性及中层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生态位, 本研究以南海西沙毗邻海域的 4 种中层鱼: 亮眶灯鱼(Diaphus splendidus)、短距眶灯鱼(D.mollis)、灿烂眶灯鱼(D.fulgens) 和吕氏眶灯鱼(D.luetkeni)为研究对象, 运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 4 种眶灯鱼的营养级、营养生态位以及主要食物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1) 4 种眶灯鱼 δ15N 范围为 8.31‰~11.08‰, δ13C 范围为−21.88‰~−18.19‰; (2) 4 种眶灯鱼营养级存在差异, 吕氏眶灯鱼(3.75)>亮眶灯鱼(3.63)>灿烂眶灯鱼(3.57)>短距眶灯鱼(3.41); (3) 灿烂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 对饵料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 食源丰富。亮眶灯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 对某些饵料生物选择性较强, 摄食具有专一性; (4) 4种眶灯鱼之间存在一定的食物资源摄取利用的竞争关系, 但吕氏眶灯鱼与短距眶灯鱼不存在竞争; (5) 贝叶斯混合模型表明浮游动物是 4 种眶灯鱼的主要饵料生物。本研究揭示了西沙毗邻海域 4 种眶灯鱼的主要食物来源和营养生态位特征, 为研究中层鱼类的食性特征以及营养结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对深入开展中层鱼类对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研究具有意义。

    • 杨禧越,刘永,李纯厚,唐广隆,张达娟,游奕来,潘淑芳,郑秋实,肖雅元,吴鹏

      2024,31(2):219-231, DOI: 10.12264/JFSC2023-0306

      Abstract:

      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的特色经济鱼类和增殖放流鱼类, 研究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有助于了解其的食物来源及其在食物网中的功能地位。通过胃含物形态学和 18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了万山群岛海域不同年龄(1~3 龄)黄鳍棘鲷的食性变化特征。形态学鉴定发现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贝类、蟹类和食糜。18S rRNA 基因高通量测序共鉴定出黄鳍棘鲷胃含物中有真核生物 16 门 84 种, 黄鳍棘鲷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节肢动物门的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和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 软体动物门的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 variabilis), 脊索动物门的圆吻海鰶(Nematalosa nasus), 红藻门的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 其共占总食物来源的 66.73%。万山群岛黄鳍棘鲷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食, 对植物性饵料的摄食相对较少。对 1~3 龄黄鳍棘鲷食性的研究发现, 随着年龄的增加, 黄鳍棘鲷的主要摄食种类逐渐由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转向脊索动物门, 摄食的生物物种数量逐渐减少。研究结果为万山群岛黄鳍棘鲷的摄食生态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舒月,方舟

      2024,31(2):232-239, DOI: 10.12264/JFSC2023-0343

      Abstract: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是西南大西洋最主要的捕捞物种之一, 近年来其捕捞产量持续上升, 异尖线虫幼虫(Anisakid larvae)是寄生于阿根廷无须鳕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 本研究为了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情况, 于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2 月夏季阿根廷及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专属经济区外的公海海域共捕获 435 尾阿根廷无须鳕, 对其进行生物学实验, 采集寄生虫进行形态学鉴别, 最后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99.08%的阿根廷无须鳕均感染异尖线虫幼虫, 平均感染强度为(19.56±24.76)条/尾, 44.37%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在 1~10 条之间。性腺成熟度为 I~IV 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89±10.67)条/尾、(13.83±14.74)条/尾、(25.86±22.17)条/尾、(50.61±56.78)条/尾; 样本鱼腹腔、肝脏和胃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9.20±10.01)条/尾、(8.61±13.74)条/尾、(4.34±5.10)条/尾。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性腺成熟度为 IV 期的样本鱼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 I~III 期(P<0.05), Ⅲ期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 I 和 II 期(P<0.05); 腹腔和肝脏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显著高于胃(P<0.05), 而腹腔和肝脏之间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平均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 阿根廷无须鳕感染异尖线虫幼虫的数量与样本鱼的性腺成熟度和不同感染部位有关, 并且感染数量与叉长和体重具有相关性。本研究可为阿根廷无须鳕生长特征和影响因素提供研究基础。

    全选
    显示模式:: |
    全选
    显示模式: |
    • 长江鲟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塑造机制的研究

      田甜, 张建明, 张德志, 朱欣, 胡亚成

      Abstract:

      为探究人工养殖条件下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肠道菌群塑造机制,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长江鲟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与生物饵料水蚯蚓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门分类水平,长江鲟未开口摄食阶段肠道优势菌门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开口摄食第10-40天期间以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在属分类水平,未开口摄食至开口摄食第20天期间肠道菌群较为单一,潘多拉菌属(Pandoraea)占比绝对优势地位,占比超过88%;开口摄食第30天,长江鲟肠道菌群发生重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达到峰值,主要优势菌属变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乳球菌菌属(Lactococcus)、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Procrustes分析显示,开口摄食第40天长江鲟肠道菌群与生物饵料水蚯蚓微生物群落组成趋于一致性,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进一步通过Source tracker物种来源分析发现,长江鲟肠道群落中开口摄食第10天有18.97%来源于生物饵料水蚯蚓,开口摄食第20天下降至0.15%,开口摄食第30天上升至51.22%,而在开口摄食第40天高达97.55%。本研究表明,采用生物饵料水蚯蚓投喂长江鲟,开口摄食第30天是其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转折点,肠道菌群特征发生改变,由高度的保守性转变为良好的可塑性。继续投喂至第40天,其肠道菌群与生物饵料水蚯蚓微生物群落表现出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肠道菌群中高达97%菌群与生物饵料水蚯蚓微生物群落相一致。

      • 1
    • 蜡样芽孢杆菌TC-1对硫酸盐型盐碱水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对微囊藻的溶藻效果*

      江昀珈, 胡晓娟, 杨铿, 曹煜成, 许云娜, 徐创文, 张建设, 文国樑

      Abstract:

      为研究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TC-1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对两种微囊藻(Microcystis spp.)的溶藻效果,开展了不同盐度、pH、温度、碱度条件下菌株的生长适应性研究,并探究了其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菌株TC-1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p.)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TC-1在盐度5~35、pH 6.0~10.0、温度20℃~40℃、碱度4~16 mmol/L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尤其在盐度15、pH 8.0、温度30℃、碱度12 mmol/L的条件下生长最好,第8 d时菌量可达(1.12±0.59)×108 CFU/mL。在碱度4 mmol/L和12 mmol/L的盐碱水-BG11培养液共培养体系中,溶藻菌菌株TC-1对两种微囊藻的溶藻效果显著,第6 d时菌株TC-1的溶藻率可达(82.83±0.03)% ~(91.67±0.10)%。结果表明,菌株TC-1对盐度、pH、温度、碱度等环境因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大部分盐碱池塘水体的盐度、温度、pH的变动区间大体一致;其对微囊藻的溶藻效果良好,可作为盐碱池塘水体防控微囊藻藻华菌剂产品的备选菌株。

      • 1
    • 沙蚕中弧菌种类、载量及灭菌药物作用效果

      苟紫玥, 王秀华, 杨冰, 朱欣洁, 席瑞, 潘明超, 胡希立

      Abstract:

      为查清饵料沙蚕中弧菌病原携带情况,建立有效病原消除技术,本研究调查了我国沿海10个区域养殖及野生沙蚕中弧菌病原种类及载量,用柠檬酸、聚维酮碘、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苹果酸、甲酸、二甲酸钾、丙酸及弧菌净(含柠檬酸与酸性硫酸钙商用产品)为灭菌药物,测试了其体外对溶藻弧菌的杀菌效果;以最低体外灭菌浓度的柠檬酸、聚维酮碘及弧菌净为灭菌药物浸泡沙蚕,测试了其对蚕体内弧菌的消除效果,并研究了其对沙蚕的安全浓度,同时分析了3药物浸泡沙蚕3h后,沙蚕体内蛋白、脂肪、胆固醇及维生素E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样品沙蚕中携带Vibrio alginolyticus、V. harveyi、V. owensii、V. parahaemolyticus及V. cyclitrophicus等弧菌,检出率分别为86.7%、20.0%、13.3%、13.3%及6.7%。样品中病原弧菌载量最高达到7.0×104cfu/g,最低载量为2.0×103 cfu/g。9种药物体外最低杀菌浓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聚维酮碘(10.0×10-3g/L)、甲酸(0.5 g/L)、弧菌净(1.0 g/L)、柠檬酸/苹果酸/丙酸(1.2 g/L)、二甲酸钾(1.6 g/L)、脱氢乙酸钠(12.0 g/L),山梨酸钾(30.0 g/L)。 用柠檬酸、聚维酮碘及弧菌净溶液浸泡沙蚕0.5h与3h,体内弧菌灭活率分别为96.2、66.4、99.9% 与97.7、98.0、100.0%。3种药物的对沙蚕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8.9、 120.3、 963.0 mg/L。 经过3种消毒剂处理后,沙蚕体内的蛋白、脂肪、胆固醇及维生素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的降低(P < 0.05)。提示,沙蚕作为生物饵料存在较大的生物安全风险,有机酸类药物浸泡处理能够降低病原菌载量,研究结果可为对虾疾病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 1
    • 基于荧光染色法的花蛤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离研究

      姚梦竹, 沈浩, 刘吉强, 陈翊, 张宜明

      Abstract:

      为了建立基于荧光染色技术的贝类中微塑料的高效分离前处理方案,以占消费比重较大的花蛤(菲律宾帘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作为研究对象,在10% 氢氧化钾(KOH)和蛋白酶K两种消解体系下,考察消解效率、堵膜率和微塑料回收率及红外光谱变化情况,确定最佳消解条件并做优化。优化方案结合尼罗红荧光染色,并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疑似荧光颗粒进行验证,确定方案的适用性。实验表明,优化后的KOH消解方案,消解效率提高到(99.80±0.06)%,堵膜率降至(95.78±6.51)%,3-5 mm粒径塑料标准品的回收率为(97.92±3.61)%,500 μm粒径塑料标准品为(89.58±4.14)%。经优化的蛋白酶K消解方案,消解效率提升至(99.97±0.02)%,堵膜率降为(94.37±9.85)%,两种粒径的塑料标准品回收率分别为(97.92±3.61)%和(87.08±2.69)%。使用尼罗红溶液染色有效地提高了目视显微观察筛选效率。实验发现蛋白酶K优化组出现众多假阳性荧光亮点,影响显微拉曼测定,而KOH优化组未出现类似的情况。样品共检出0.99个/克(湿重)微塑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纤维状,长度为971.23±22.01 μm)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颗粒,粒径为26.88±1.69 μm)。最终采用以10% KOH,50℃,4h,5% 稀盐酸溶液调节pH为优化前处理方案,结合尼罗红荧光染色观察和共聚焦显微拉曼定性,本方案简单、经济且高效,可适用于双壳贝类中微塑料的检测分析。

      • 1
    • 额尔齐斯河黑鲫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特征

      韩豪祥, 马新江, 廉 杰, 金洪宇, 潘国强, 马 波

      Abstract:

      为掌握黑鲫胚胎及仔鱼发育规律,填补人工繁育空白,丰富其繁殖生物学数据,本研究在额尔齐斯河水域收集黑鲫亲本,通过人工催产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对其早期发育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黑鲫胚胎在(19.89 ± 0.64) ℃温度条件下,历经110 h35 min孵化出膜,共需要积温2274.54 h·℃;黑鲫胚胎从受精卵开始,受精后50 min胚盘隆起,6h40 min发育至囊胚,17h20 min发育至原肠胚,26h20 min发育至神经,37h20 min出现肌节,70h35min出现心跳,110h35min出膜,胚胎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共7个阶段(26个时期);孵出1 d的鱼苗全长(4.45±0.12) mm,卵黄囊饱满,静卧于水底,2 d后鱼苗全长(5.13±0.18) mm,色素沉淀增加,出现短暂游动,3d后鱼苗全长(5.69±0.17) mm,对外界刺激敏感,卵黄囊吸收完毕,臀鳍和尾鳍清晰可见。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额尔齐斯河黑鲫在人工催产条件下的早期发育的时序及特征,将为进一步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参考。

      • 1
    • 饲料中添加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

      黄晓荣, 谈如, 张涛, 冯广朋, 耿智, 赵峰, 杨刚, 庄平

      Abstract:

      通过60天的饲养试验,评估了南极磷虾粉对中华绒螯蟹繁殖性能及胚胎质量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0%和20%南极磷虾粉作为3个实验组,并以投喂缢蛏作为对照组,每组设3个平行。分析了各组雌蟹肝胰腺重量(HW)、性腺重量(GW)、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的变化特征。营养强化结束后开展了亲蟹的繁殖实验研究,每组设3个重复,每缸中放5只雄蟹和10只雌蟹,比较了各组中雌蟹的产卵量、生殖力和生殖指数等繁殖性能,分析了胚胎卵径、重量、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营养强化后,各饵料组中雌蟹的肝胰腺重量和肝胰腺指数均显著低于强化前(P<0.05),性腺重量和性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强化前(P<0.05),其中以20%组最高。(2)雌蟹的产卵量和生殖力均以20%组中最高,但各组间生殖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3)各实验组胚胎卵径、卵重、水分、粗蛋白、总蛋白和粗脂肪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0%组中磷脂(PL)含量最高,且与其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10%组中甘油三酯(TG)含量最高,平均为(1449.73±101.38)μg/g,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0%组和对照组胚胎中胆固醇含量(CHOL)均显著高于10%组和20%组(P<0.05)。(4)0%组中C20:2 和 C20:4n6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10%组(P<0.05),但SFA、MUFA和PUFA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10%~20%南极磷虾粉能促进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性腺发育,其中20%南极磷虾粉能显著提高繁殖性能和改善胚胎质量。研究结果为开展中华绒螯蟹人工养殖和亲本的增殖放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 1
    • 鳜体色图案区转录组和酪氨酸酶家族基因在发育过程中表达分析

      谢金洋, 李帅帅, 薛文博, 蔡康宁, 赵金良, 赵岩

      Abstract:

      鳜(Siniperca chuatsi)复杂的体色图案兼具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为探究鳜色彩图案形成的分子机制,对鳜体侧的图案区、非图案区以及腹部的皮肤进行转录组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酪氨酸酶家族基因在鳜胚胎至出膜后30d内表达变化。结果显示,3处皮肤区域间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ECM-受体相互作用、紧密连接、黏着等通路,且以MAPK通路为核心通路。紧密连接蛋白(tight junction protein 1a, TJP1a)在非图案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图案和腹部区,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 TYRP1)、多巴色素异构酶(dopachrome tautomerase, DCT)、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a(melanocyte indu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a, MITFa)基因在图案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图案区和腹部区,刺鼠信号蛋白1(agouti signaling protein 1, ASIP1)基因在腹部区的表达量要显著高于图案和非图案区。鳜早期发育中,酪氨酸酶(tyrosinase, TYR)和DCT基因在原肠期开始显著增加(P < 0.05),TYRP1基因在出膜后1d表达开始显著增加(P < 0.05),TYR、TYRP1、DCT基因在出膜7d左右表达显著下降,到出膜25d维持一定水平。综上,细胞间通讯基因(TJP1a)和色素沉着基因(TYRP1、DCT、MITFa、ASIP1)对鳜体色图案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鳜胚胎早期黑色素的合成主要依赖TYR、DCT基因,出膜后黑色素的合成由TYR、TYRP1、DCT基因共同作用。

      • 1
    • 网湖放养与池塘养殖鳙的肌肉品质比较分析

      王森, 马吉顺, 钟可儿, 熊浩, 周琼

      Abstract:

      为探究大水面养殖与池塘养殖模式下鱼类肌肉品质可能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以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为研究对象,采集并观测湖北省网湖(网湖放养组)和周边养殖池塘(池塘养殖组)两组鳙的背部肌肉的表观、质构、营养和风味等特征,并对两者的水质条件与饵料生物组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网湖放养鳙的腹脂比(IPF)、肝体比(HSI)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组(P<0.05),而两者的肥满度(CF)和脏体比(VSI)无显著差异(P>0.05);网湖放养鳙的鱼皮和鱼肉的亮度值(L*)和白度值(W)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2)网湖放养鳙肌肉的弹性、内聚性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硬度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组(P<0.05);(3)网湖放养鳙的水分、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组(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网湖放养鳙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评分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网湖放养组和池塘养殖组的EAA/TAA比值分别为41.24%、40.84%,EAA/NEAA的比值分别为84.18%、83.04%,均符合FAO/WHO理想模式标准;网湖放养组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网湖放养鳙肌肉中Ca、Zn的含量高于池塘养殖组(P>0.05);(4)网湖放养组的鲜味氨基酸占比更高,苦味氨基酸占比更低;网湖放养组和池塘养殖组的最高气味活度值分别是呈青草味的己醛和油脂味的1-辛醛,其中网湖放养组的气味呈负面影响的1-己醇、3-戊酮等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及ROAV更低。研究表明,网湖放养鳙相对于池塘养殖组具有更好的形态特征、肌肉营养和风味品质,这与其养殖环境和天然饵料的差异有关,本研究可为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1
    • 高糖培养对花鲈肝细胞能量代谢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任惠娟, 鲁康乐

      Abstract:

      为探究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肝细胞在高糖负荷下的代谢特征,本研究在正常糖(5 mmol/L,对照组)与高糖(40 mmol/L,高糖组)条件下培养花鲈肝脏细胞系,在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基上清液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糖原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细胞己糖激酶、柠檬酸合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表明高糖负荷增强了肝细胞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此外,高糖培养提高了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0.05),表明高糖培养诱导肝细胞损伤。高糖负荷下,细胞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肿胀与嵴损伤,表明高糖诱导线粒体损伤。对线粒体自噬和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高糖培养显著上调了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pink、atg5、mul1的表达,并下调线粒体生成相关基因nrf-1、pgc-1α、pgc-1β的表达(P<0.05)。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表明,高糖培养肝细胞的线粒体D-Loop区基因发生了突变。综上所述,高糖培养会导致花鲈肝细胞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增强,并通过增强线粒体自噬,抑制线粒体生成与诱导线粒体DNA突变以应对高糖带来的不良影响。

      • 1
    • 内蒙古河套地区凡纳滨对虾盐碱水养殖池塘水体浮游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

      余鑫瑞, 吴桃, 王浩, 闫海明, 韩剑钧, 管卫兵

      Abstract:

      发展以渔业利用为基础的盐碱水体养殖已成为开发盐碱水资源的重要方法之一,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盐碱地水产养殖中的重要品种,水体中的微生物组在养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关于盐碱地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的微生物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盐碱地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中浮游细菌的全过程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门水平的主要优势菌为厚壁菌门(33.82%)、变形菌门(25.82%)、蓝细菌门(17.36%)和放线菌门(17.36%);主要优势属包括微小杆菌属、噬冷杆菌属、Cyanobium_PCC-6307,微小杆菌属在前中期(0-30天)的样品中富集较多(19.57% - 55.17%),而中后期(40-60天)较少(13.32% - 24.84%);噬冷杆菌在0天、10天和40天的样品中发现较少(0.07% - 0.53%),在随后的50天样品中出现了相对丰度的大幅上升(49.21%);Cyanobium_PCC-6307在40天样品中出现了相对丰度的大幅上升(42.92%),在其余样品中波动较小(3.87% - 13.12%);游动球菌属在放苗前的水体中丰度最高(9.68%),在之后的养殖阶段中降低;马赛菌属(8.09%)和金黄杆菌属(6.36%)仅在30天样品中特异性富集。在0天,10天,20天,30天,40天,50天和60天的样品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浮游细菌群落,水温、氮磷营养元素和pH驱动了浮游细菌群落演替。在致病菌相对丰度较低的情况下,蓝细菌可能是盐碱地水产养殖的主要威胁,微小杆菌属和噬冷杆菌属可视为当地水源和池塘中的主要益生菌,能够抑制蓝细菌大量繁殖,维持水体环境的健康。

      • 1
    •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组成研究

      胡凯, 李敏, 张帅, 蒋佩文, 蔡研聪, 陈作志, 徐姗楠

      Abstract:

      鱼卵是鱼类早期生活史的重要环节,鱼卵种类和分布的研究是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的重要前提。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鱼卵会相比传统形态学鉴定更加准确、高效。为了解大亚湾海域鱼类早期资源的空间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2年4月在大亚湾的14个站点进行了采样调查,采用线粒体DNA的COI(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I)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了大亚湾海域春季的鱼卵种类。结果发现,大亚湾春季鱼卵种类共36种,隶属于7目18科26属,其中31种鉴定到种,另有3种鉴定到属,2种鉴定到科。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0.12 ind·m-3,密度最大的站点(37.3 ind·m-3)为S7。鱼卵的优势种(优势度≥0.02)为项斑项鲾(Nuchequula nuchalis)、十棘银鲈(Gerres decacanthus)、克氏副叶鲹(Alepes kleinii)、岛屿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insularis)、中颌棱鳀(Thryssa mystax)、叶鲱(Escualosa thoracata)、黄斑光胸鲾(Photopectoralis bindus)。环境因子分析表明,本文中环境因子与优势种鱼卵分布无强相关性,主要是由于优势种鱼卵种类是广温广盐性鱼类,对海域环境适应性很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是多种鱼类的产卵场,但鱼卵种类仍然以小型化和低值化为主,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亚湾渔业资源的保护,恢复其鱼类优良种质资源场的功能。

      • 1
    • 刺参养殖池塘一种小头虫的分类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宏晶, 王印庚, 葛建龙,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王锦锦, 袁春营, 崔青曼, 常玉松, 施国军

      Abstract:

      为明确刺参养殖池塘大量出现的一种潜在敌害生物种类以及不同养殖区域的遗传关系,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了小头虫的种类,并基于18S rDNA、COI和ITS基因序列,对山东东营和青岛两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虫体外观呈红色,长7.94~25.27 mm,宽0.65~0.94 mm,头部呈圆锥状或钝圆形;胸部九个胸节,前七胸节具毛状刚毛;雄体在第八、九胸节具有钩状生殖棘;雌体在腹部具成对的卵巢;身体背部圆形,腹部较扁平,后腹部无鳃;尾部末端具肛门。基于线粒体CO I基因系统发育树和序列比对,发现其与Capitella teleta聚为一支且序列相似性为99.11%。结合形态学特征及CO I基因分析结果,确定山东刺参养殖池塘的小头虫为C. teleta。不同地区小头虫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山东C. teleta和韩国C. teleta以及日本C. teleta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说明刺参养殖池塘中的小头虫为C. teleta。东营和青岛小头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AMOVA分析结果显示,东营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青岛群体,两个地理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两个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明确了刺参养殖池塘中小头虫的种类以及不同养殖区域小头虫群体的遗传关系,为构建刺参健康养殖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 1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环境因子对毛里塔尼亚双拖鲣CPUE的影响

      张鸿霖, 马有成, 宋厚成, 张健, 曾志坚

      Abstract:

      探索渔业资源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掌握种群分布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养护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渔业资源的变化受多个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复杂且相关的关系。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因子对种群分布和资源丰度等直接影响,而忽视了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了探索不同环境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对毛里塔尼亚双拖鲣种群资源量的影响机制与路径,本研究基于2017-2019年毛里塔尼亚海域双拖渔业鲣(Katsuwonus pelamis)CPUE,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海表面温度(SST)、海表面盐度(SSS)、海面高度异常(SLA)、溶解氧(DO)和叶绿素a浓度(Chl-a)5个环境因子对鲣CPUE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SEM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SST、SSS、SLA、DO和Chl-a对鲣CPUE均有直接影响,其中DO和SLA对CPUE有着显著正相关影响,而SST、SSS和Chl-a对CPUE有显著负相关影响;SST等环境因子还会通过多种路径对鲣CPUE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毛塔海域SST通过直接影响或通过影响其他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鲣种群资源变动的潜在机制。

      • 1
    • 植物甾醇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肠肝形态及抗氧化和免疫水平的影响

      杨志刚, 王 笑, 任胜杰, 刘永健, 顾晓龙, 王爱民

      Abstract: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消化、抗氧化、免疫及肠肝形态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10%、0.19%、0.38%、0.76%的植物甾醇,制备5组等氮等脂饲料,分别命名为CON、P1、P2、P3和P4饲料组,对体均重为(9.37 ? 0.02 g)的克氏原螯虾进行6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P1和P2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ON组(P < 0.05),且P2组实验虾的生长性能最佳。P3组实验虾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CON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 < 0.05)。肝胰腺中P1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血淋巴中P2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但与CON差异均不显著(P > 0.05)。随着植物甾醇水平提高,肝胰腺和血淋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丙二醛含量呈下降趋势。相较CON组,P1组肠道结构更加健康完整,植物甾醇水平到0.19%及以上时,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与肠道组织形态出现不良影响。随着植物甾醇水平提高,肝胰腺的NF-κB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1组Hsp70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 < 0.05)。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添加0.10%?0.19%植物甾醇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消化、改善肠肝组织形态,提高克氏原螯虾抗氧化和免疫能力。

      • 1
    • 两种潜在益生芽孢杆菌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王世贵, 闫法军, 张明磊, 冒树泉, 朱永安, 付朝松, 宋理平, 刘峰

      Abstract:

      本文选取热带芽孢杆菌(Bacillus tropicus)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Metabacillus idriensis)为潜在益生菌,探讨它们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消化、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92.95±2.36)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4种试验饲料[于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4和106 CFU/g的B. tropicus(标记为BT4、BT6)或M. idriensis(MI4、MI6)],饲喂期为60 d。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大口黑鲈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且随菌株添加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变化(P<0.05)。消化方面结果显示,各菌处理组的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T6和MI6对肠道消化性能具有显著提高效果(P<0.05)。免疫方面结果表明,各菌处理组的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及溶菌酶以及肠道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得到显著的提升(P<0.05),说明菌株对血清和肠道免疫功能均有显著提高作用,但比较发现,总体以BT6与MI6的免疫增强效果最佳。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支原菌属(Mycoplasma)、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为大口黑鲈肠道优势菌群;各组比较发现,BT6、MI6与对照之间在OTU数量、多样性指数及菌群结构上差异最明显,BT6可降低主要优势菌支原菌属(P<0.05)和多数劣势菌群的丰度来提高菌群均一性进而提高菌群多样性,而MI6可促进多数劣势类群的生长来提高菌群丰富度和均一性进而提高菌群多样性,这反映了不同菌株对肠道菌群作用方式的差异。本研究表明,热带芽孢杆菌和传染病研究所副芽孢杆菌皆可作为益生菌株应用于大口黑鲈养殖,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使用量均为106 CFU/g,它们具有促进大口黑鲈生长、增强消化和免疫力、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及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等作用。本研究为大口黑鲈的益生菌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1
    • 盐度驯化改善大黄鱼盐度胁迫耐受性的作用机制

      张惠, 曾霖, 熊逸飞, 宋 炜

      Abstract:

      毒物兴奋效应是指有机体经历低剂量胁迫后,可以提高其对相同或不同高剂量胁迫因子的耐受性。由此探讨盐度驯化改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盐度胁迫耐受性的作用机制,实验设置六个盐度梯度(25、25+12、25+40、20、20+12、20+40,分别记为C组、CL组、CH组、A组、AL组、AH组),大黄鱼盐度暴露24 h后取样。结果显示,CL vs C中大黄鱼肝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脂质过氧化物(Lipid oxidation,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溶菌酶(lysozyme,LZM)活力显著上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的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CH vs C中MDA和LPO含量显著上升,SOD、 LZM的活力显著上升,CAT和AKP显著降低(P<0.05)。A vs C中MDA和LPO含量显著上升,SOD、LZM和AKP的活力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CAT活力显著降低(P<0.05)。 AL vs CL与AH vs CH中MDA和LPO含量显著降低,SOD、 CAT 、LZM和AKP的活力显著上升(P<0.05)。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CAT、非特异性免疫酶[c型溶菌酶(c-type LZM)、g型溶菌酶(g-type LZM)和AKP]基因表达水平与其酶活成正相关;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均分别与其目的基因(抗氧化酶基因和非特异性免疫酶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表明Nrf2和NF-κB可能分别参与了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综上所述,基于毒物兴奋效应原理,盐度驯化可以通过提高大黄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来缓解盐度胁迫所带来的氧化损伤,从而改善大黄鱼的盐度耐受性。

      • 1
    • 棘头梅童鱼仔稚鱼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

      吴尘艳, 唐鹏彦, 钟俊生, 王晓东, 黄洁丽

      Abstract:

      本研究基于2014年6-7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m、网目0.5mm)进行表层拖网所采集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ncidus)仔稚鱼样本,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探讨了棘头梅童鱼仔稚鱼(体长范围为3.3-12.7mm)脊柱及附肢骨骼的早期发育和骨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脊柱骨化之前不分节,而是由前向后逐渐长出的一个个骨环把脊柱分节,硬骨化出现的顺序大体上为由前向后。髓弓在脊柱骨化之前完全形成,相对于一些低等鱼类髓弓等的生成方向是从中间向头尾和从后向前进行,棘头梅童鱼的髓弓由前向后生长,属于相对高等鱼类的生长类型。胸鳍支鳍骨是最先发育的附肢骨骼,为能够自由地游泳摄食和从内源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提供了保障。后颞骨的形状十分特殊,具有四枚向不同方向突起的棘;背鳍支鳍骨由体中部开始向前后生长,尾鳍支鳍骨的骨化晚于其他附肢骨骼,侧尾下骨与其相邻的两枚尾下骨的基部融合,为其游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早期形态学分类提供骨骼发育学方面的科学依据,对棘头梅童鱼人工繁殖过程中结合骨骼发育进行技术上的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 人IgG诱导的尼罗罗非鱼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ELISPOT检测

      黄瑜, 庞碧剑, 李琦, 吴灶和, 简纪常

      Abstract:

      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了经人IgG免疫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 secreting cell,ASC)数量。结果表明:首次免疫1天后可在头肾中检测出ASC,而外周血和脾脏第3天才能检测出ASC;头肾、外周血以及脾脏中的ASC均在第12天达到峰值,随后头肾,外周血中的ASC数量显著减少,而在脾脏中ASC数量减少不显著。二次免疫1天后在头肾、外周血和脾脏中均可检测到ASC,ASC数量均在第9天达到峰值,时间早于首次免疫,且在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头肾组织的ASC数量均是三个组织中最高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对首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检测发现,其变化趋势与ASC数量变化规律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在初次免疫后产生了免疫记忆,在二次免疫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ASC和抗体,头肾是ASC的主要来源组织。该结果为鱼类的免疫记忆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1
    • 基于转录组解析铜驯化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的影响

      曾霖, 王永红, 宋 炜

      Abstract:

      为探讨铜驯化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氧化损伤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本实验将体质量为(48.92±3.62) g的大黄鱼暴露在铜浓度为0和10 μg L?1的水体中14 d,再暴露在温度为8°C的水体中24 h。结果显示,低温胁迫显著增加了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尽管铜驯化对ROS和LPO含量不产生影响,但铜驯化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大黄鱼ROS和LPO含量,表明铜驯化加剧了低温胁迫对大黄鱼的氧化损伤。从铜驯化vs.对照组、低温胁迫vs.对照组和铜驯化+低温胁迫vs.低温胁迫中分别筛选到2 288个、1 425个和1 382个差异基因。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与脂肪酸代谢、糖类有氧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的通路中。聚类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上调了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等相关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表达,而铜驯化则对低温胁迫下大黄鱼的这些基因表达调控产生了拮抗效应,表明铜驯化通过抑制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内质网应激、自噬和凋亡来降低大黄鱼的低温胁迫耐受性。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铜污染物对大黄鱼低温胁迫耐受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 1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4年第31卷第2期
      研究论文
    • 代培,严燕,朱孝彦,田佳丽,马凤娇,刘凯

      2020,27(11):1267-1276, DOI: 10.3724/SP.J.1118.2020.20130

      Abstract:

      长江刀鲚(Coilia nasus)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安庆段(简称"保护区")位于刀鲚洄游区间的上段,生态环境优良,为掌握其刀鲚资源现状,于2018年4-7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刀鲚资源密度分别为(0.09±0.07)尾/(104 m3)和(4.46±3.43) g/(104 m3);刀鲚体长优势组为250~300 mm,体重优势组为<50 g。整体上,保护区刀鲚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刀鲚小型化趋势明显。刀鲚洄游的时间特征显示,长江安庆段刀鲚主要洄游期为4月初至7月,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洄游后期刀鲚规格有增大趋势。空间上,刀鲚资源密度表现为保护区核心区高于实验区。此外,刀鲚性别和性腺发育情况抽样结果显示,整体上刀鲚雌雄比为1.02:1,但时间上雌雄比变幅较大,早期雄性个体较多,后期雌性个体较多,雌雄性腺主要发育期均为III期,6月开始出现发育至V期的个体;此外本研究捕获到摄食刀鲚,其数量占比为6.38%。本研究积累了长江禁捕前保护区刀鲚资源的系统数据,旨为后期刀鲚资源恢复评估和保护区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 陈杭徽, 吴晓雪, 范江涛, 余为, 陈新军, 钱卫国

      2020,27(10):1243-125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9

      Abstract:

      为研究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柔鱼(Ommastrephes bartarmii)资源量变动的影响,并分析柔鱼栖息地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根据上海海洋大学鱿钓科学技术组提供的中国柔鱼生产捕捞数据,比较2008年正常气候年份与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年份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产量、捕捞努力量以及渔场纬度重心(LATG)的变化;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模型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栖息地的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范围(PAR)和海表面高度距平(SSHA)3个关键环境因子进行分析。渔业数据时间为2008年和2015年9—11月,数据覆盖范围为36°N~48°N、150°E~170°E。结果发现,相对于2008年正常年份,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下的CPUE明显降低,且LATG向南偏移;此外,2015年适宜的SST和PAR范围均显著降低,导致适宜的栖息地面积与正常年份相比大幅减少;最适宜的SST和PAR等值线向南偏移,导致有利的栖息地纬度位置向南移动。研究认为,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柔鱼渔场环境不适于柔鱼生长,适宜栖息地面积减少且向南移动,导致该年份柔鱼资源丰度骤减,渔场向南偏移。

    • 王莹莹, 杨天燕, 孟玮, 斯舒谨, 褚梦洁, 王铮

      2020,27(10):1234-1242,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62

      Abstract:

      为查明我国沿海不同地理群体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外部形态差异,采用传统形态学测定和几何框架度量法对8个龙头鱼群体共计199尾个体的29个可量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排序前7位的主成分,获得累计贡献率达71.481%。主成分散点图显示舟山和潮州群体与其他群体差异较大,其中第1主成分反映了臀鳍大小及腹鳍至臀鳍间的躯体斜向大小差异;主成分2受到双眼间距离和口裂大小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仅特征值口裂/头长(MCL/HL)、腹鳍起点至脂鳍起点/体长(D3-D8/BL)、臀鳍起点至背鳍起点/体长(D5-D6/BL)和臀鳍基部末端至脂鳍基部末端/体长(D7-D10/BL)在各群体间未检测到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树显示舟山群体聚在最外层,与其余群体差异较大,其次为海口和青岛群体。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取9个作用最大的特征值建立判别公式,样本被判入青岛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为100%,综合辨别率为66.9%。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龙头鱼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躯体长度、臀鳍位置和头部形态是区分它们的主要特征,但这些差异与地理分布没有形成对应关系。推测不同群体间频繁的交流使得形态差异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较小,环境因子可能是导致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腾,刘永,全秋梅,肖雅元,吴鹏,李纯厚

      2022,29(1):102-117, DOI: 10.12264/JFSC2021-0122

      Abstract: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和珊瑚礁鱼类, 本研究综合 2018—2020 年的调查结果及历史资料表明, 七连屿珊瑚礁海域目前共发现珊瑚礁鱼类 315 种, 区域物种密度为 12.6 种/km2 。七连屿珊瑚礁鱼类隶属于 12 目 49 科, 以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最多, 占总种类数的 79.05%; 其中 28 科鱼类(加上未发现的小带鳚科, 这 29 科鱼类组成了印度太平洋珊瑚礁鱼类的大部分物种)占总物种数的 89.52%。从科级层面对南海岛礁鱼类聚类分析表明, 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与越南近岸三个珊瑚礁岛鱼类相似度最高。七连屿珊瑚礁鱼类以小型鱼类最多, 占总种类数的 49.04%; 其次是中型鱼类, 为 31.09%; 大型鱼类占比仅为 19.87%。从食性类型来看, 肉食性鱼类最多, 为 163 种; 其次是杂食性鱼类, 91 种; 植食性鱼类最少, 61 种。与历史研究比较, 共有 37 种鱼类近年未发现, 以肉食性最多, 且大型鱼类全为肉食性鱼类, 表明七连屿珊瑚礁鱼类正遭受过度捕捞; 小型鱼类高达 66.57%, 这些大部分属于雀鲷科(Pomacentroidae), 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及隆头鱼科(Labridae)鱼类, 均为对珊瑚礁依赖程度高的鱼类, 表明七连屿珊瑚礁生态系统呈现显著衰退现象。因此保护七连屿珊瑚礁鱼类资源, 不仅要控制捕捞强度, 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一独特的珊瑚礁栖息生境。

    • 张新明, 程顺峰

      2020,27(10):1167-117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9

      Abstract:

      为探明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形态性状和体重的关系,测定了体重(Y)及全长(X1)、肛长(X2)、尾长(X3)、头长(X4)、吻长(X5)、眼径(X6)、眼后头长(X7)、背鳍前长(X8)、躯干长(X9)、头宽(X10)、眼间距(X11)等11个形态性状,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通过曲线拟合获得4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各形态性状之间以及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相关分析发现肛长(X2)与体重的相关系数最大(0.970);通径分析发现肛长(X2)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450),头宽(X10)通过肛长(X2)对体重的间接作用最大(0.431);决定系数分析发现,肛长(X2)对体重的直接决定系数最大(0.203),肛长(X2)和头宽(X10)的共同决定系数最大(0.172)。形态性状(X)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13.859+6.481X2+49.213X6+11.514X7+20.145X10R2=0.954)。星康吉鳗肛长(X2)、眼后头长(X7)、头宽(X10)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函数,模型方程分别为Y=1.466e0.287XY=1.435e1.328XY=1.970e1.974X,眼径(X6)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模型为线性,方程为Y=-77.460+222.093X。结论认为,在星康吉鳗选育时,应以肛长(X2)和头宽(X10)为主要选择性状,以眼径(X6)和眼后头长(X7)为辅助选择性状。

    • 苗中博, 王思凯, 彭彪彪, 赵峰, 庄平

      2020,27(10):1210-1221,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0

      Abstract:

      为了解长江口盐沼湿地优势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种间关系,采用插网调查,利用2019年5—10月的调查数据,基于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对长江口崇明东滩(31°27'N,121°56'E)和九段沙盐沼湿地(31°10'N,121°57'E)鱼类群落的优势种生态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春、夏、秋3个季节共采获10个优势种,其中鮻(Liza haematocheila)、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在3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在10个优势种中,时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11~1.70,其中拉氏狼牙虾虎鱼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值最小;空间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57~1.53,其中棱鮻(Liza carinatus)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小黄鱼值最小。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呈现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趋势。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其中具重叠意义的鱼种对(species pairs)高达73.33%,具有显著重叠意义的鱼种对高达48.89%。结论认为,长江口盐沼湿地鱼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具有相似性,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 王咏梅, 陈冰, 王国霞, 曹俊明, 黄燕华, 莫文艳, 彭凯, 赵红霞

      2020,27(10):1184-119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16

      Abstract:

      为了探讨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凡纳滨对虾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实验饲料,饲养50 d后测定成活率、生长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抗低氧胁迫能力。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等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10~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肝胰腺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低氧胁迫2 h时,10 mg/kg、5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氧胁迫4 h时,10 mg/kg、50 mg/kg、10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桑叶黄酮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6.18 mg/kg,添加10~10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低氧胁迫能力。

    • 张瑞祺, 郝月月, 宋银都, 赵金良

      2020,27(10):1136-1144,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7

      Abstract:

      鳜(Siniperca chuatsi)具有独特的捕食习性。为研究鳜捕食行为相关主要感觉——视觉和侧线感觉调控的捕食行为特征,利用高速摄像与感官抑制技术对鳜的独特捕食行为进行了分析,将实验鳜分为4组:GC(对照组,视觉与侧线感觉均具备),GV(只有视觉),GL(只有侧线感觉)和GDS(视觉、侧线感觉均不具备)4组。对各组鳜投喂饵料鱼,并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单位时间内鳜的捕食行为进行动态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鳜在捕食行为中表现出5种捕食模式: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跟踪-偏移型、弹射型、偏移型,其中,直接攻击型、跟踪-弹射型、弹射型捕食模式主要由视觉控制,跟踪-偏移型、偏移型主要由侧线感觉控制。在视觉、侧线感觉均具备时优先利用视觉捕食,捕食行为趋于简化,相反,鳜仅利用侧线感觉捕食时,捕食行为变得复杂而多样;鳜在捕食时所表现出的各种捕食行为模式是其具有独特摄食习性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解读鳜特殊捕食行为的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 综述
    • 刘赫威, 余为, 陈新军

      2020,27(10):1254-126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6

      Abstract:

      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是短生命周期的大洋性浅海种,是西南大西洋重要的经济头足类,其年间产量差异明显,波动较大。西南大西洋马尔维纳斯寒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区复杂多变的海洋结构是引起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变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海洋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早期生活史、种群结构、繁殖、年龄与生长、营养级等生物学习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丰度与空间位置对中尺度的海洋环境与大尺度气候变化极为敏感,会因其变动迅速做出响应。经归纳与分析,本文认为,探究环境因素对阿根廷滑柔鱼的影响时,除各尺度的非生物因素外,还应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和种群内部动力过程,并建立基于个体的海洋动力学模型,探究阿根廷滑柔鱼完整生活史以及评估环境对其资源变动的影响,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依据。

    • 研究论文
    • 宋超, 杨琴, 赵峰, 张涛, 胡丽娟, 庄平

      2020,27(10):1125-113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3

      Abstract:

      为探明相邻海域凤鲚(Coilia mystus)群体间的差异性,分别采集江苏吕四(吕四群体)、上海崇明(崇明群体)、浙江舟山(舟山群体)和浙江温州(温州群体)邻近海域的凤鲚共240尾。以凤鲚矢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耳石测量法和耳石框架法获得21个测量参数,通过公式转化为20个形态指标数据,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非参数检验显示4个群体间14个形态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7个反映耳石形态特征的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9%,结果显示不同群体耳石的整体形态相似,各群体间的耳石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局部的框架形态指标;利用贡献率最大的9个形态指标构建了4个群体的判别方程,温州群体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96.7%,其次是崇明群体(66.7%)、吕四群体(60.0%)和舟山群体(58.3%);聚类分析表明崇明和舟山群体距离最近,其次为吕四群体,与温州群体距离最远。结果表明,崇明、舟山和吕四群体间矢耳石形态差异较小,而温州群体与这3个群体的差异最大,可单独确立为一个生态群体。可见,短距离洄游性凤鲚不同群体间耳石形态差异大小与群体地理阻隔程度相关。

    • 胡雪松, 李池陶, 葛延龙, 贾智英, 姜晓娜, 石连玉

      2020,27(10):1176-118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3

      Abstract:

      以产自黑龙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为研究对象,对其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进行观察和描述。将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着重观察去膜卵在原肠胚及后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3.5±1.0)℃条件下,黑龙江三角鲂胚胎从受精到出膜历时30 h 10 min,历经7个主要发育阶段(分为卵裂前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25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体长为(4.33±0.16)mm,在(25.5±1.0)℃条件下,经144 h,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7.73±0.20)mm。早期仔鱼可根据眼色素沉积、体色素沉积、鳔和卵黄囊的变化分为眼色素增多期、体色素增多期、鳔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5个时期。黑龙江三角鲂在鳔充气膨大(出膜后96 h)前无摄食行为。在出膜后96~144 h为混合营养期,此时适宜将仔鱼转入池塘进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为黑龙江三角鲂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 闻海波, 孙光兴, 丁图强, 吕国华, 徐跑, 马学艳, 徐东坡, 王林, 张呈祥, 霍礼辉, 金武, 华丹, 顾若波

      2020,27(10):1156-1166,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31

      Abstract:

      对淮河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 Heude)繁殖类型和性腺发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橄榄蛏蚌为短期孵育型,繁殖期从3月至6月初,3—5月为繁殖高峰期,发现的最小怀幼雌蚌为2+龄;雌蚌内外2对鳃丝均可作为育儿囊,属于外鳃类的四生型,一次怀幼数量在134.9万~402.1万只。以雌蚌怀幼为第一判断标准,并结合卵巢组织切片,确认中国橄榄蛏蚌为一个繁殖周期内多次排卵繁殖类型。雌雄生长未见显著差异。橄榄蛏蚌性腺发育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及休止期5个时期,卵巢和精巢发育基本同步。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均显示,卵母细胞通过直径约5μm的卵柄与滤泡壁相连;早期卵母细胞(直径小于17 μm)表面无细胞膜,而后期卵母细胞(约40 μm)表面出现明显的卵黄膜。橄榄蛏蚌精子为鞭毛型,头颈部呈子弹头形,最宽约2 μm;受精卵表面存在明显的卵膜孔,直径约1 μm,表明精子不能通过卵膜孔全部进入卵母细胞而受精。本研究成果为实现橄榄蛏蚌的人工繁育及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并为其他珍稀濒危蚌类的繁育保护提供借鉴。

    • 张嘉容, 杨晓明, 田思泉

      2020,27(10):1222-1233,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54

      Abstract:

      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一种高度洄游的中上层鱼类,其分布受环境影响明显,利用海洋环境的变化对其栖息地分布进行预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2015—2017年盛渔期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渔船在南太平洋140°E~130°W,0°~50°S区域长鳍金枪鱼延绳钓渔捞日志数据,结合同时期海洋环境数据,使用最大熵模型获得了2015—2016年盛渔期(5—8月)长鳍金枪鱼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以及各环境因子的贡献率,并据此计算出2017年盛渔期其潜在栖息地分布,然后叠加同年真实渔业数据对各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由渔获率对各环境因子的反馈曲线发现,25°S以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28.4~30.6℃,300 m水深温度为13.2~17.6℃,海表面盐度为35.6~36.7,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1.6~5.8 m/s;25°S以南区域最适宜长鳍金枪鱼栖息的海表温度为17.8~23.4℃,300 m水深温度为12.2~16.9℃,海表面盐度为35.2~36.0,海表风场南北分量为-0.7~4.9 m/s,总体相似。(2)25°S以北区域环境因子的重要性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海表面温度(因子平均贡献率31.3%)、海表面盐度(30.1%)、300 m水深温度(29.2%)、海表风场南北分量(9.4%);在25°S以南区域依次为海表面温度(60.7%)、海表面盐度(22.4%)、海表风场南北分量(10.6%)和300 m水深温度(6.3%);在25°S以南区域,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海表面温度(平均贡献率大于60%),且显著高于以北区域的31%;在25°S以北区域,3个主要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差异较小,平均贡献率都在30%左右。(3)模型的综合预测准确率在30%~85%,具体以中适生区的预测准确率较高,高、低适生区预测准确率相对较低。

    • 王世会, 成永旭, 石连玉, 赵金山, 叶露青

      2020,27(10):1196-1209,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8

      Abstract:

      为全面了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食率和品质差异,对秋季不同时期上市的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进行了比较。在种植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池塘中,按照生态健康养殖的方法,养殖中华绒螯蟹扣蟹至成蟹。采用解剖和生化组成分析等方法探究秋季不同时期中华绒螯蟹的可食率、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含量。结果表明:(1)不论是雌体还是雄体,9月和10月肝胰腺指数(HSI)和性腺指数(GS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出肉率(MY)、总可食率(TEY)和肥满度(CF)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HSI指标9月高于10月,其余指标均是10月较高。(2)9月和10月常规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项(P>0.05)较多,但雌体肝胰腺中水分、总脂,性腺中总脂,肌肉中水分和粗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体性腺中粗蛋白、总脂、灰分,肌肉中总脂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9月和10月成蟹肝胰腺中仅1种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占比为1/52,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性腺中仅2种脂肪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2/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11种脂肪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11/52,其余均无显著差异(P>0.05)。(4)9月和10月成蟹性腺中1种游离氨基酸显著差异(P<0.05),占比为1/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肌肉中仅雄体牛磺酸(Tau)、丙氨酸(Ala)和亮氨酸(Leu)差异显著(P<0.05),占比为3/52,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10月GSI、MY、TEY和CF高于9月,常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性腺中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小,而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整体上10月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要优于9月。

    • 姜黎明1, 于海洋1, 张全启1, 刘志鹏1, 刘俊伟1, 王旭波1, 王志刚1, 翟介明2

      2011,18(6):0, DOI:

      Abstract:

      微卫星标记(个克隆个PCR, , , 种分离方式<0.05菌落原位杂交是半滑舌鳎微卫星标记大量筛选和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研究论文
    • 丁敬坤,薛素燕,李加琦,张雯雯,霍恩泽,于文涵,马占飞,蒋增杰,毛玉泽

      2020,27(12):1393-1401,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90

      Abstract:

      为了解桑沟湾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动态变化以及底栖生境的健康状况,于2019年5-9月采集了中国北方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不同养殖区(藻类、贝类和网箱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分析了不同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运用多样性指数、AMBI和M-AMBI指数法评价了不同养殖区底栖生境健康状况的时空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56种,其中多毛类31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9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类2种,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多毛类,以污染耐受种为主;调查期间,贝类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群落多样性指数H'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贝类养殖活动和网箱养殖活动已经造成沉积物中有机物颗粒过度积累。ABC曲线显示,7月桑沟湾养殖区开始受到干扰,8月和9月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AMBI和M-AMBI指数评价显示桑沟湾养殖区域底栖生态系统处于轻度或中度干扰状态,底栖生境健康状况处于高等或者良好的状态。

    • 石立冬, 翟浩杰, 卫力博, 牟玉双, 李卓, 姜晨, 任同军, 韩雨哲

      2020,27(10):1145-1155, DOI: 10.3724/SP.J.1118.2020.20084

      Abstract:

      为探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32.28±0.20)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的牛磺酸[0%(T1,对照)、1.0%(T2)和5.0%(T3)],配制3组实验饲料。养殖56 d后,水温(28±0.3)℃,急性热应激30 min,取肝脏。使用RNA-Seq测序技术对3组红鳍东方鲀肝脏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3个转录组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设置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P<0.05,共获得16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56个。GO功能分析发现,在T3vsT1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内肽酶活性、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T2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选取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在急性热胁迫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红鳍东方鲀主要通过代谢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本研究旨为研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和牛磺酸抗应激功能提供参考数据。

    • 目录
    • 封面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